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名为《克相过草堂别去余病垂死诗来见怀呻吟中答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自己身体状况不佳的无奈。
首句“喜女文章贵”,以“女”字巧妙地指代友人,表达出对友人文采的赞赏和喜悦之情。“相过成笑言”,在友人的来访中,诗人与友人相谈甚欢,笑声不断,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快乐。
接着,“追陪憎病骨,风雨别柴门”,描绘了诗人因病体弱而难以陪伴友人,只能在风雨中送别的情景,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和自责。这里的“柴门”象征着简陋的居所,更显出诗人生活的朴素与孤独。
“会苦青衫湿,情多白发繁”,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即使在病痛中,诗人仍能感受到友情的温暖,泪水打湿了衣襟;岁月的流逝使得他的头发变得斑白,但心中的情感却更加浓烈。
最后,“形骸已近死,谁复与招魂”,诗人感叹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担心没有人在他死后为他招魂,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友情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