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

天寒犹著絮,雨湿欲蒸书。

吴地人情薄,西人客计疏。

无书堪著眼,有法可安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寒冷天气与湿气,以及对书籍的渴望与内心的平静追求。首句“天寒犹著絮”,形象地展现了冬日寒风中,雪花依然飘落的情景,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诗人的孤独。接着,“雨湿欲蒸书”一句,通过雨水打湿书籍的场景,既表达了对书籍的珍视,也暗含了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渴望。

“吴地人情薄,西人客计疏”揭示了诗人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感受,表达了对人情冷漠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作为客居者的孤独与疏离感。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后两句“无书堪著眼,有法可安心”则转向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寻求平静的态度。在物质世界可能无法满足时,诗人找到了精神寄托——书籍与内心的平静之法。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更展示了其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智慧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自我、寻求精神寄托的智慧。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绝句二首(其一)

谁倚黄旗唤阿瞒,令君终作可怜人。

萧然惟有鹿门老,不带孙刘一点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绝句二首(其二)

轻阴小雨晚难收,柳瘦梅穷却似秋。

可恨水仙花不语,无人共我说春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春怨

梨花雨送海棠风,不借胭脂作小红。

几日无人吹玉笛,鸳鸯飞入馆娃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绝句

青罗包髻白行缠,不是凡人不是仙。

家在洛阳城里住,卧吹铜笛过伊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