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发公家钜万钱,沟中襁褓却生全。
三齐水后皆禾稼,不杀耕牛更可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叔父给事挽词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叔父在官府中慷慨解囊,救助贫困百姓的情景。"曾发公家钜万钱"描绘了叔父动用公款救济众多贫困家庭,数额巨大;"沟中襁褓却生全"则形象地写出这些钱如何使许多在困境中的新生儿得以保全生命。后两句"三齐水后皆禾稼,不杀耕牛更可传"进一步表达了对叔父仁政的赞扬,认为他的善举不仅救急眼前,还考虑到长远,保护了农耕资源,使得田地能够继续丰收。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叔父的仁爱之心和深思熟虑的施政理念,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素以峭健豪放著称,此诗虽短小,但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更生苦讼石中书,宰掾非人欲引裾。
两猾论兵几败国,同时御史更谁如。
三晋山河数十州,频年水旱不能秋。
我公出把司农节,粟麦还于地上流。
平生治狱有阴功,忠孝临民父母同。
赣上樵夫谈卓令,宣城老吏识于公。
元祐宗臣考十科,公居八九未为多。
功名身后无瑕点,孝友生知不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