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其二)

云埋莎径閒看竹,瀑煮松风旋作茶。

山骨未如诗骨瘦,涧声欲乱语声哗。

相逢杯有友名玉,所恨坐无人姓车。

到手新诗遣谁写,惊鸦栖壁落枯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闲步竹林小径被云雾遮掩,瀑布声中煮沸松风就地泡茶。
山的轮廓不如诗的骨感清瘦,山涧流水声嘈杂仿佛人声喧哗。
相遇时杯中有好友玉的名字,遗憾的是身边无人姓车交谈。
拿到新诗却无处书写,只见惊飞的乌鸦落在枯枝墙上。

注释

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
瀑煮松风:用瀑布声烹煮松风,比喻煮茶。
山骨:形容山的轮廓。
诗骨瘦:比喻诗歌的意境清瘦、深沉。
涧声:山涧流水声。
新诗:刚创作的诗篇。
惊鸦:受惊的乌鸦。
枯槎:枯死的树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大自然中的闲适生活。开篇“云埋莎径閒看竹,瀑煮松风旋作茶”两句,通过云雾缭绕的小路和瀑布间煮沸的松风来烹制茶水,展现了诗人在山中享受独处时光的情景。这里的“閒看竹”不仅是欣赏竹子的美,而且也寄寓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山骨未如诗骨瘦,涧声欲乱语声哗”两句,则从自然景观转向诗歌艺术。诗人自比为山,而将自己的诗作比作“诗骨”,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即使诗歌达到像山一样的坚固和经久不衰。而“涧声欲乱语声哗”则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情境,山涧之声与诗人的话语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效果。

下片“相逢杯有友名玉,所恨坐无人姓车”两句,转入了对朋友的怀念。诗人在山中偶遇美酒,与之共饮的是一位名为“玉”的朋友,这里的“玉”可能是朋友的名字,也可能是对朋友品格的赞誉。但这种愉悦的时光也被“所恨坐无人姓车”打断,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另一位姓“车”的朋友共享此刻的遗憾。

最后“到手新诗遣谁写,惊鸦栖壁落枯槎”两句,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自嘲。诗人手中有新的诗意,但却不知道应该委托给谁来书写。而“惊鸦栖壁落枯槎”则描绘了一种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感受,栖息的乌鸦惊飞,以及枯槎的坠落,都让人感到一种凄清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诗歌创作以及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铨琐

绿渍苔痕蚀断碑,摩挲名字笑衰迟。

云寒昨夜人何似,雨锁重门春不知。

莫倚离骚堪仆命,从来造物亦儿痴。

转头十五年前话,独立东风举似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黄倅饟鲎一徐尉饟蝤蛑十同时至

谁饟螯如径尺盘,更分鲎似惠文冠。

曲生醉嚼玉五壳,剑客生劙珠一箪。

我与尔元同蠢动,冤哉烹亦到蹒跚。

不知南食诗何似,待问昌黎老子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惠山月印师用予寻家韵诗见简辄复赓载寺前老松僵卧风雨中月印因其摧剥而封殖之返成奇观欲为下一转语未暇也故卒章及之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

对菊莫谈当世事,品茶犹识古人心。

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

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敬亭道中

小谢曾临郡,山应自识诗。

空馀春草梦,无复敬亭碑。

暝色如相觅,秋云不受吹。

买鱼寻宿处,烟水有茅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