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乐文仲惫轩

古有大隐人,不必在林薮。

屠钓得贤杰,能出汉庭右。

用之即为虎,信是经济手。

乐生淮海来,贫窭常露肘。

乃翁病风痹,粥食不到口。

下帘长安市,授经供卯酉。

生涯一惫轩,貌作槁木朽。

胆实大于身,豪气贯牛斗。

往往或下人,恐是黄石叟。

屈身以伸道,此事古来有。

贫贱交分薄,益见俗态丑。

丈夫岂得知,事定盖棺后。

与尔同一笑,聊进杯中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行己所作,名为《题乐文仲惫轩》。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乐文仲的大隐士形象,他虽身处贫困,但心怀壮志,不拘小节,甚至可能具有超凡脱俗的智慧和能力。诗中通过对比乐文仲与世俗之人的不同态度,凸显了其高尚的品质和对道义的坚守。

首句“古有大隐人,不必在林薮”点明了大隐士并非必须隐居于深山老林之中,他们可以在任何环境中保持高洁的品格。接着,“屠钓得贤杰,能出汉庭右”运用典故,说明了大隐士虽以屠夫或钓鱼为业,却能成为贤能杰出之人,甚至超越汉朝朝廷中的大臣。

“用之即为虎,信是经济手”进一步赞扬了大隐士的才能,比喻他们如同猛虎,一旦被重用,便能发挥巨大作用。接下来的几句“乐生淮海来,贫窭常露肘”描绘了乐文仲的生活状态,虽然贫穷,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乃翁病风痹,粥食不到口”描述了乐文仲父亲的病情,生活更加艰难。然而,乐文仲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在长安市中教授经学,维持家庭生计。“生涯一惫轩,貌作槁木朽”形容了乐文仲生活的困顿,但他的内心却像枯木一样坚韧。

“胆实大于身,豪气贯牛斗”赞扬了乐文仲的勇气和豪情,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往往或下人,恐是黄石叟”暗示乐文仲可能具有黄石公那样的智慧和神秘性。

“屈身以伸道,此事古来有”表达了乐文仲为了实现理想而甘愿忍受屈辱的态度,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高尚行为。“贫贱交分薄,益见俗态丑”批评了社会上对于贫贱者的冷漠和鄙视,突显了乐文仲品质的高洁。

最后,“丈夫岂得知,事定盖棺后”指出真正的价值和名声往往在死后才能得到认可,强调了乐文仲坚守道义的可贵。“与尔同一笑,聊进杯中酒”则是诗人与乐文仲共饮一杯酒,表达对他的敬意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乐文仲这一大隐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质、坚韧的精神以及对道义的坚守,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进行了批判。

收录诗词(160)

周行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凤翔长孙家集芳亭

种木须种松,松有四时芳。

种草须种兰,兰有千里香。

众木岂不大,秋至即凋伤。

百草岂不好,露下纷萎黄。

人生事园圃,用意各有方。

不贵草木多,只贵草木良。

但种松与兰,主人家道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玩师求诗归台州

越鸟栖南枝,胡马依北风。

人生亦怀土,安能长西东。

玩公白云老,方丈凭高峰。

忽为万里游,应缘来晨钟。

君看伊与洛,二川日溶溶。

逝者亦如此,流转何时穷。

我居谢公山,天台一水通。

莽莽宇宙内,那知忽相逢。

尘埃识眉宇,觉我耳目聪。

暂来还复去,有如无根蓬。

令我长叹息,不得久相从。

侧身鸡鹜群,仰羡高飞鸿。

形式: 古风

奉和佛月大师

朝出太学门,广路长飙飞。

如可缁尘微,污我如雪衣。

拟足投清净,入寺扣禅扉。

遇彼赏心人,发言破夕霏。

既见弥明句,乃知侯喜微。

琅琅发妙语,慰此渴与饥。

小卷大字书,一一各有归。

更以金玉赠,万丈生光辉。

日落微云收,明月满书帏。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赠沈彬老

永嘉人物衰,斯文久零替。

学徒寡道心,日与风俗敝。

我生衰敝后,上思千载事。

实欲闾里间,一一蹈仁义。

敬重乡人情,翻遭俗眼忌。

晚得沈夫子,学问有根柢。

矫矫流辈中,颇识作者意。

欢然慰吾心,归此同好嗜。

吾子更我听,士也贵尚志。

古道自足师,不必今人贵。

荼苦不异亩,薰莸不同器。

所忧义理愆,何恤流俗议。

进道要勇决,取与慎为计。

去恶如去沙,沙尽自见底。

积善如积土,土多乃成岿。

读书要知道,文章实小技。

子试反覆思,鄙言有深味。

自非心爱合,安能吐肝肺。

行行慎取之,纾节思远大。

岂但劝乡闾,永为斯民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