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集同人走马踏青火州城下

廿年身世叹飘蓬,佳节多逢逆旅中。

一夜草生寒食雨,三边春老杏花风。

连畦燕麦迎人绿,异服胡姬照眼红。

莫向天涯伤落寞,平原驰马气犹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与友人在火州城下踏青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情味。

首联“廿年身世叹飘蓬,佳节多逢逆旅中”,诗人以二十年的人生经历自述,感叹自己如同浮萍一般四处漂泊,佳节之际往往只能在旅途中度过,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颔联“一夜草生寒食雨,三边春老杏花风”,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草木生长,寒食节的雨滴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而杏花随春风摇曳,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夜草生”与“春老杏花风”形成时间上的反差,既表现了春天的短暂,也突出了生命的活力。

颈联“连畦燕麦迎人绿,异服胡姬照眼红”,进一步描绘了踏青时所见的景象。燕麦在田间连成一片,绿意盎然,仿佛迎接行人的到来;而穿着异域服饰的胡姬,红衣映衬下格外鲜艳,增添了踏青的热闹氛围。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尾联“莫向天涯伤落寞,平原驰马气犹雄”,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因远离家乡而感到孤独和失落,即使在广阔的平原上策马疾驰,也能感受到内心的豪迈与不屈。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乐观和勇敢。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6)

严金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二十九日偕徐汉卿、易念堂、刘伯蒪、陈晴陔诸大令,黄庆生副戎,策马出城二十里,游葡萄沟。其地山环水抱,柳暗花明。葡萄尤为其土产,蔓生陇畔,十余里无隙地,同人登农家小楼茶话眺览至足乐也。归而赋之二首(其一)

相约春游同出城,驱车浅草马蹄轻。

花迎远客都含笑,犬吠生人不住声。

桑柘半村阴未密,葡萄十里蔓交横。

小楼也适登临兴,山色溪光照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月二十九日偕徐汉卿、易念堂、刘伯蒪、陈晴陔诸大令,黄庆生副戎,策马出城二十里,游葡萄沟。其地山环水抱,柳暗花明。葡萄尤为其土产,蔓生陇畔,十余里无隙地,同人登农家小楼茶话眺览至足乐也。归而赋之二首(其二)

书剑风尘岁月多,还乡何处借明驼。

纵非韩范知忧国,未习孙吴愿荷戈。

花半开时人欲笑,月初圆似镜新磨。

昨宵犹得江湖梦,击楫临风发浩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念堂大令述怀原韵四首(其一)

到处登临寄啸歌,如君怀抱世无多。

偶因时事愁无那,每为苍生唤奈何。

心羡闲云浮碧落,身思孤艇入烟波。

遐荒也荷春风力,一例吹嘘万物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念堂大令述怀原韵四首(其二)

仗剑一身辞白屋,乘槎万里溯黄河。

频年行役劳车马,到处登临寄啸歌。

筹笔会当书露布,囊钱终得买渔蓑。

嗟余苏季貂裘蔽,毕竟阴符未揣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