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山先生天下士,明经著书遗来世。
宰相持书献天子,宠召除官列中秘。
结缨彯组青琐闱,萧散终怀荷芰衣。
明日上书乞身去,万里碧霄鸿鹄飞。
窈窕烟霞护丘壑,共羡知几返真乐。
园田旧绕柴桑居,山水清于富春郭。
又百馀岁传曾孙,束帛徵起官桥门。
峨冠正席讲周孔,诜诜俊彦罗玙璠。
两贤出处各有道,前后声华相映好。
光远堂中春不穷,乔木风烟拂晴昊。
插架牙签万卷存,焚香扫径无尘喧。
阶前暖翠看慈竹,岁岁年年蕃子孙。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昔时庐山仙杏花,千树万树如丹砂。
照岩炫谷总春色,功成仙驾登紫霞。
淮南蒋氏今董奉,父子声名万金重。
圣朝国医非一手,蒋氏奇能比星凤。
凤池舍人写此图,贤贵固与凡民殊。
玉堂学士经济具,何啻报功论五株。
银鞍金勒赤汗骢,铁冠霜简衣绣红。
祗事明主趋九重,岂不夙夜怀匪躬。
北堂违远心冲冲,日斯征兮薄高舂。
天鉴孔迩昭微衷,鸣佩朝下篷莱宫。
惠风条畅淑景融,我出祖饯城之东。
念子夙昔言笑同,含思凝睇冥飞鸿。
虽有羽翼不能从,人之大节孝与忠。
永矢弗谖在敬恭,何以赠子岁寒松,期子誉名扬永终。
近年画竹擅名誉,九龙山人谁比肩。
歘忽乘云去无迹,但有遗墨人间传。
中书彩笺盈尺许,写赠平生凤池侣。
彷佛潇湘月下船,掀篷卧看青鸾舞。
翠帘不捲珊瑚钩,虚亭六月风飕飕。
山人或者念畴昔,云端应下苍精虬。
宫锦绣为衣,青骢白玉蹄。
官迁五岭外,路出大江西。
草堂旧在雩阳郭,便道还家意偏乐。
水色山光泻向人,紫葵黄菊嗟非昨。
手持宪节重,肃肃念王程。
声驰白简飞霜厉,气压黄茅瘴雾清。
只今疮痍极边土,宵旰忧勤荷明主。
未须搏击策殊勋,好尽怀绥副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