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

泾渭能分浊与清,妾身岂肯堕风尘!

孤儿未必从他姓,一女何曾侍二人。

白刃自伤心似铁,黄泉要见骨如银。

深山落日猿啼处,过客闻之亦惨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旷家妇所作的《题壁》诗,以泾渭分明的自然现象为引子,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道德观念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坚守贞洁、不屈服于命运的决心。

首句“泾渭能分浊与清”,借自然界的泾河与渭河,其水虽混杂却能自然分离,比喻女子内心纯洁,即使身处复杂环境也能保持自我。接着“妾身岂肯堕风尘”一句,直接表达了女子不愿沉沦、自甘堕落的态度,强调了其对道德底线的坚守。

“孤儿未必从他姓,一女何曾侍二人”两句,通过假设孤儿和女儿的身份问题,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对贞洁的坚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不会背叛自己的承诺。

“白刃自伤心似铁,黄泉要见骨如银”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女子面对困境时内心的痛苦与坚韧,即使在死后也要保持骨如银的高洁品质,体现了其对贞操的执着追求。

“深山落日猿啼处,过客闻之亦惨神”结尾两句,通过想象深山中夕阳西下、猿猴哀鸣的凄凉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女子所面临的孤独与挑战。这一场景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女子处境的理解,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深刻揭示了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如何在道德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以及她们对于贞洁与尊严的坚守。它不仅是一首对女性美德的颂歌,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收录诗词(1)

旷家妇(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被掠诗

万水千山去路赊,青鞋踏破几层沙。

登山绝顶重逢岭,渡水尤深又复涯。

雁字只传夫与子,鱼书难寄母和爷。

回头遥望乡关处,云下峰前是我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惟有桂林桥下水,千年照见妾心清。

形式: 押[庚]韵

裂帛题诗

妾长朱门十九春,岂期今逐虏囚奔。

失身无补君王事,死节难酬夫婿恩。

江静从教沈弱质,月明谁与吊归魂!

只愁父母难相见,愿与来生作子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啮指题壁

弱质空怀漆室忧,搜山千骑入深幽。

旌旗影乱天同惨,金鼓声淫鬼亦愁。

父母劬劳何日报,夫妻恩爱此时休。

九泉有路还归去,那个云边是越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