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听边鸿

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

为问昭君月下听,何如苏武雪中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猛烈的风刮起,大雁群惊飞,一半在拂过沙滩,一半直冲云霄。
试问王昭君在月光下听到这风声,与苏武在雪中听到的又如何呢?

注释

惊风:突然刮起的大风。
塞鸿:边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边疆的景象。
平沙:平坦的沙漠。
昭君:古代美女王昭君,曾被送往匈奴和亲。
月下听:在月光下倾听。
苏武:西汉时期的使节,曾在北海牧羊多年。
雪中闻:在雪地中听到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通过对比昭君和苏武两个典故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守卫者的孤独。诗人以惊人的笔力捕捉了塞鸿群起舞的壮观场景,平沙与云海相接,营造出一种动荡而广阔的视觉效果。

“为问昭君月下听”一句,引出了汉代王昌龄的爱情悲剧,昭君被迫远嫁胡地,与其夫君在异国他乡依然对故土保持深情。诗人借此提醒读者,即便是在月光下的宁静时刻,也难以摆脱对家园的思念。

接着,“何如苏武雪中闻”一句,则是对西汉苏武坚守节操、在大漠孤独度过十九年岁月的赞颂。即使在严寒的雪地里,苏武也能听到边塞上的鸿雁声响,他的心灵因此而得到慰藉。

诗中通过对这两个历史人物形象的提炼,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坚守职责、不忘故土的情感共鸣,以及对他们孤独与忠诚的深刻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辽阔,是一篇融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遗爱寺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集贤池荅侍中问

主人晚入皇城宿,问客裴回何所须。

池月幸闲无用处,今宵能借客游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韩公堆寄元九

韩公堆北涧西头,冷雨凉风拂面秋。

努力南行少惆怅,江州犹似胜通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勤政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