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严羽所作的《答李友山山中留别》。通过“已恨青山临渡口,相思回首隔夫君。更堪重到相思处,不见青山见白云。”这四句诗,诗人以青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凄美画面。
首句“已恨青山临渡口”,诗人站在渡口,面对着青山,心中已生出离别的愁绪。这里的“青山”不仅指自然之景,也象征着即将分别的朋友,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与遗憾。
次句“相思回首隔夫君”,诗人回望朋友,却只能看到彼此之间的距离,这种相思之情被距离所隔断,更加深了离别的哀愁。这里运用了“相思”这一情感主题,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第三句“更堪重到相思处”,在想象中再次回到那个充满相思的地方,意味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这句话进一步深化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最后一句“不见青山见白云”,当诗人再次来到那个地方时,青山不见了,只看见了白云。青山的消失象征着朋友的离去,而白云则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暗示了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离别的无常。这一句以景结情,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山、白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深切情感,展现了离别之痛和对未来的忧虑,语言含蓄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