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数目诗

一廛徒自受,想象圣人氓。

二耜惭沮溺,疲羸不善耕。

三时徒饱食,何力助戎兵。

四部虽该涉,心非太学生。

五噫聊慷慨,那复慕光荣。

六逸如堪继,相邀且倒倾。

七弦休抚弄,里耳悦铿轰。

八杀宾宜惧,过门岂敢迎。

九年储莫望,吟醉但忘情。

十室论忠信,吾穷或有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数字为线索,构建了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自我画像。诗人通过列举一系列数字,描绘了自己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和态度,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首先,“一廛”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如同一个小小的田地,自给自足,却无法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连接。“圣人氓”则可能暗指理想中的道德标准或社会角色,诗人似乎感到自己与这些标准有所差距。

接着,“二耜”、“三时”、“四部”等数字,分别涉及农具、农事、学问等领域,诗人通过“惭沮溺”、“不善耕”、“何力助戎兵”、“心非太学生”等表述,展现了他在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上的局限性,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自我反思。

“五噫”、“六逸”、“七弦”、“八杀”、“九年储”等数字,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自我剖析,从情感抒发到社会参与,再到个人修养的追求与放弃,最后到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矛盾。其中,“五噫”可能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无奈,“六逸”暗示了对逃避现实的倾向,“七弦”可能象征了艺术与音乐的追求,“八杀”可能暗喻了对暴力或冲突的恐惧,“九年储”则可能反映了对长期目标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最后,“十室论忠信,吾穷或有名”,诗人以简短的结语,表达了对自己在忠诚与诚信方面的坚持,即使在困境中,也有可能留下名声。这既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社会道德标准的一种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数字串联起诗人对自我、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多重思考,展现了其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干水

清泚南干水,北至白石角。

中间所经过,左右恣冲搏。

来当高岸破,去复新田作。

洲碛几渊潭,湾涡或垠堮。

余思二十载,更易见已数。

唯此磐陀矶,愈漱愈坚确。

不然矶阴地,何足化溪壑。

固知制变材,可健不可弱。

形式: 古风

上山

行临鸟径前,下马理屐齿。

林风清不彻,石路晴如洗。

何处是招提,东峰薄云起。

形式: 古风

夜听车舍哀歌有感而作(其一)

昼歌蝉焦焦,夜歌蚊洒洒。

随牛绕轮转,浊污常满把。

虽歌未尝乐,至苦不敢舍。

岂知清凉屋,中有悲酸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夜听车舍哀歌有感而作(其二)

甘雨不肯降,吾车几时休。

温风忽喷然,调苦声更愁。

仰视河汉转,天星愈繁稠。

寄言击壤人,与尔非同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