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四川制帅陈公

狼烟又起锦城边,帅阃谋疏亦可怜。

先轸元归应有恨,苌宏血化岂无冤。

百身莫赎谁三酹,一死真成盖万愆。

遗事如今人不记,纲常犹幸立西川。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烽火再次在锦绣之城边燃起,帅府的策略虽然周密却也令人怜惜。
先轸当年的遗憾应该深重,苌弘的热血化作碧玉难道没有冤屈。
即使付出百条生命也无法赎回这过错,一死却承担了无数罪责。
过去的往事如今已无人记得,但纲常伦理幸好还在西川得以坚守。

注释

狼烟:战争中的烽火,象征战事。
帅阃:帅府,古代军事指挥机构。
谋疏:周密的计划。
可怜:值得同情。
先轸:春秋时期晋国名将,此处可能象征英勇无畏的人物。
元归:本应归来,但未能如愿。
恨:遗憾,怨恨。
苌宏:楚国大夫,传说其血化为碧玉。
百身:极言数量多,此处形容代价极大。
赎:赎回。
三酹:三次祭奠,表示深深的哀悼。
万愆:无数的罪过。
遗事:过去的事情。
人不记:人们已经遗忘。
纲常:社会伦理道德。
西川:古代地区名,今四川一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刘埙的作品,名为《挽四川制帅陈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深感时局动荡与民族苦难,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冤屈的哀叹。

"狼烟又起锦城边" 一句,通过“狼烟”即战乱的烽火来描绘战争频发,国家动荡不安的景象。"帅阃谋疏亦可怜"则表达了对军事防御薄弱、将领策略失当的叹息。

接下来的两句"先轸元归应有恨,苌宏血化岂无冤"中,“先轸”指的是历史上的英勇人物,他们归去后仍留有遗憾;“苌宏”可能是对某位英雄的称呼,而“血化”则表达了他们为国捐躯、流血牺牲的情形,"岂无冤"则是在质疑这些英烈是否被世人所忘。

"百身莫赎谁三酹,一死真成盖万愆"中,“百身”指的是即使有千百个生命也无法换取的代价;“谁三酹”可能是对某位英雄之死的感叹,表达了无限哀伤和敬仰。"一死真成盖万愆"则强调了一次生命的牺牲就如同盖在历史上的巨大错误。

最后两句"遗事如今人不记,纲常犹幸立西川"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业绩和历史事件已经被人们所淡忘的感慨。"纲常犹幸立西川"则意味着尽管时代变迁,但某些正义之举或道德准绳仍在,尤其是在四川一带。

整首诗充满了对英雄不朽的怀念,对历史苦难深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尚存正义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刘埙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民族命运和个人理想的关切。

收录诗词(53)

刘埙(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水村先生。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

  • 号:水云村
  • 籍贯:江西南丰
  • 生卒年:壎xūn 1240-1319

相关古诗词

六么令.云舍赵使君同赋

晓来寒角,吹起愁相触。

乱云黯淡江渚,疏柳双鸦宿。

锦瑟银屏何处,花雾翻香曲。柔红娇绿。

魂销往梦,羞向孤梅说幽独。

燕支曾印素袂,绛艳收残馥。

频问讯,道新来闷损纤腰束。

多谢芳心惓恋,罗结文鸳蹴。前欢谁卜。

云笺封蜡,就寄相思恨盈掬。

形式: 词牌: 六幺令

天香.韵赋牡丹

雨秀风明,烟柔雾滑,魏家初试娇紫。

翠羽低云,檀心晕粉,独冠洛京新谱。

沈香醉墨,曾赋与、昭阳仙侣。

尘世几经朝暮,花神岂知今古。

愁听流莺自语,叹唐宫、草青如许。

空有天边皓月,见霓裳舞。

更后百年人换,又谁记、今番看花处。

流水夕阳,断魂钟鼓。

形式: 词牌: 天香

太常引.送丁使君

甘棠春色满南丰。春好处、在黉宫。宫柳映墙红。

对墙柳、常思耐翁。

文章太守,词华哲匠,人与易居东。攀恋计无从。

判行省、重临旧封。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长相思慢.客中景定壬戌秋

雾隔平林,风欺败褐,十分秋满黄华。

荒庭人静,声惨寒蛩,惊回羁思如麻。

庾信多愁,有中宵清梦,迢递还家。楚水绕天涯。

黯销魂、几度栖鸦。

对绿橘黄橙,故园在念,怅望归路犹赊。

此情吟不尽,被西风、吹入胡笳。

目极黄云,飞渡处、临流自嗟。

又斜阳,征鸿影断,夜来空信灯花。

形式: 词牌: 长相思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