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日事搴陟,西南投一峰。
诚知秋水浅,但怯无人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下的山川景象,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目之所及是夕阳西下和连绵的山峰。"落日事搴陟"一句,以动态的方式展现了夕阳如同披挂在山上一般,给人以壮丽深远之感。而"西南投一峰"则更显出诗人的视线所及之远,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紧接着,诗人转而关注水景,"诚知秋水浅"表明诗人对于时令和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观察与理解。秋季江河水量减少,是自然现象,而这里也可能寓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感慨。
最后一句"但怯无人踪"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萧索的情怀。在这片美丽而又空旷的自然景观中,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对人世间联系的渴望。这种情感与景物交织,形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不详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凄凄游子若飘蓬,明月清樽秪暂同。
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
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
落日临川问音信,寒潮唯带夕阳还。
春风来几日,先入辟疆园。
身外无馀事,闲吟昼闭门。
闭门不肯偶时人,荒竹闲园莫厌贫。
腊后春风能几日?家中芳草自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