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秋

年年颇诧逢秋健,今日秋来兴渐孤。

不独穷愁畏摇落,即防衰骨费支吾。

惊心屡却青菱镜,避客兼嗔白玉壶。

犹有苦吟成宿业,此生那用借诗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病秋》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时的复杂心境。

首句“年年颇诧逢秋健”,诗人以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回顾了以往对秋天的期待与欢喜,暗示了这次秋季的到来与以往有所不同。接下来,“今日秋来兴渐孤”一句转折,点明了诗人此刻内心的孤寂感,秋的到来不再带来往日的兴奋与期待,反而带来了深深的孤独。

“不独穷愁畏摇落,即防衰骨费支吾”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面对秋日的深层情感。这里的“穷愁”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更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困顿与忧虑。“畏摇落”则表达了对自然衰老过程的恐惧,而“防衰骨”则是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深切感慨。

“惊心屡却青菱镜,避客兼嗔白玉壶”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疾病时的心态。青菱镜象征着镜子,诗人多次避开它,不愿直面自己的衰老;白玉壶则可能暗喻酒壶,诗人因害怕衰老带来的困扰而避免与他人交往,甚至对来访者表现出嗔怒的情绪。

最后,“犹有苦吟成宿业,此生那用借诗扶”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便在病痛与孤独中,仍坚持创作,以诗歌作为心灵的寄托。这里“苦吟”不仅指诗歌创作的艰辛,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最后一句“此生那用借诗扶”则强调了诗歌对于诗人自我慰藉的重要性,即使在病痛中,诗歌也是支撑他前行的力量。

整体而言,《病秋》一诗通过对诗人面对秋日时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其在生命与自然、健康与疾病、孤独与创作之间的复杂情感交织,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八日观潮季生所潮不甚涨而饮甚适有作

雪山东控海门流,望里微茫迥更愁。

八月虚传枚叔赋,千年欲散伍胥雠。

干云彩鹢帆徐展,夹浦朱帘雨尽收。

唯有汪伦偏解我,还将水调按歌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仲蔚过余将别而公瑕适至欢饮有作

秋月垂缺秋花开,俞子欲别周子来。

此我平生最如意,故人相聚未论才。

江烟漠漠鱼虾市,夜色沉沉鹦鹉杯。

总道柴门甘寂寞,客星今已傲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于鳞书不得报问之

病起商秋鬓色残,中原鸿雁转艰难。

岂应邮客皆殷羡,自觉朋车未吕安。

湖海穷途双掩涕,风尘高枕一加餐。

莫言同是藤萝侣,不尽青天泰岱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子与得沧运有诗见示因答调之

幕中沦落不须叹,曾向龚黄传里看。

乍失银鱼非换酒,久抛金马胜无官。

青云故傍时流近,白雪偏从畏路寒。

唯有壮心浑不解,自言新论过桓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