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病秋》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时的复杂心境。
首句“年年颇诧逢秋健”,诗人以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回顾了以往对秋天的期待与欢喜,暗示了这次秋季的到来与以往有所不同。接下来,“今日秋来兴渐孤”一句转折,点明了诗人此刻内心的孤寂感,秋的到来不再带来往日的兴奋与期待,反而带来了深深的孤独。
“不独穷愁畏摇落,即防衰骨费支吾”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面对秋日的深层情感。这里的“穷愁”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更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困顿与忧虑。“畏摇落”则表达了对自然衰老过程的恐惧,而“防衰骨”则是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深切感慨。
“惊心屡却青菱镜,避客兼嗔白玉壶”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疾病时的心态。青菱镜象征着镜子,诗人多次避开它,不愿直面自己的衰老;白玉壶则可能暗喻酒壶,诗人因害怕衰老带来的困扰而避免与他人交往,甚至对来访者表现出嗔怒的情绪。
最后,“犹有苦吟成宿业,此生那用借诗扶”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便在病痛与孤独中,仍坚持创作,以诗歌作为心灵的寄托。这里“苦吟”不仅指诗歌创作的艰辛,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最后一句“此生那用借诗扶”则强调了诗歌对于诗人自我慰藉的重要性,即使在病痛中,诗歌也是支撑他前行的力量。
整体而言,《病秋》一诗通过对诗人面对秋日时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其在生命与自然、健康与疾病、孤独与创作之间的复杂情感交织,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