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中秋无月作

素娥作意失幽期。我自不凭伊。

举杯重叹,帖云微笑,应道人痴。

如今老去无情绪,只有睡相宜。

建溪一啜,木樨数剪,酒醒归时。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翻译

素娥有意错过了幽会的约定,我自己并不依赖她。
我举杯深深叹息,对着云朵微笑,她或许会说我痴情。
如今年岁已高,没了往日的情趣,只适合安睡。
在建溪边喝一杯,剪几片桂花,酒醒后该回家了。

注释

素娥:指嫦娥或月神,古人常以此代指月亮。
幽期:秘密的约会或约定。
自:自己。
凭:依靠,依赖。
叹:叹息。
帖云:对着云朵,形容抬头看天。
痴:痴情,深情。
老去:年老。
情绪:情感,兴趣。
睡相宜:适合睡觉。
建溪:地名,在福建,以产茶著名。
啜:小口喝。
木樨:桂花。
醒: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往昔情事的回忆与现实中的无奈。开篇“素娥作意失幽期”,素娥通常指美丽的女子,这里或许是诗人心中某个美好而遥远的记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不舍。紧接着“我自不凭伊”,则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似乎在说尽管内心有所牵挂,但也只能是自我安慰。

“举杯重叹,帖云微笑”中,举杯叹息,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感慨,而“帖云微笑”则给人一种超脱的感觉,像是对世事的一种豁然开朗。接下来的“应道人痴”,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嘲,对于自己仍旧沉浸在过去情感中的无奈。

进入后半部分,“如今老去无情绪,只有睡相宜”则是对现实的认可,年岁已高,身心俱疲,那些往日的情愫也随时间淡去,只剩下了安然入睡的平静。

最后“建溪一啜,木樨数剪,酒醒归时”,这里的“建溪”可能是指诗人常游之地,而“木樨数剪”则暗示了一种岁月流转的感觉。末了的“酒醒归时”,或许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顺从,即便是醉心于往昔,也终将要面对现实,清醒地回归日常。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情感和老去后的平淡,展现了人生无常和情感的消逝。诗中充满了超脱与豁达,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哀愁,是诗人对生命历程的一种深刻体验和感悟。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其一)晚春

行不记。贪看远峰颦翠。风约柳花吹又起。

故黏行客袂。老大浑无欢意。不为伤春憔悴。

茅屋数间修竹里。日长春睡美。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二)

空伫立。又是冷烟寒食。开尽荼都一色。

东风吹更白。我是纶竿倦客。道上行人不识。

著取蓑衣拈短笛。沙鸥应认得。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四)

山数尺。江草江波同碧。晚雨吹风才数滴。

行人心更急。漠漠疏烟如织。遮断客愁不得。

肠断故园无信息。灯花闲手剔。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朝中措.失题

相思两地费三年。明月几回圆。

鸥鸟不知许事,清江仍绕青山。

尊前歌板,未终金缕,已到阳关。

趁取腊前归去,梅花不奈春寒。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