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雁

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

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善自为谋。

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

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昔到衡阳回去,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

与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

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

江天阔,几行草字,字字含愁。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尤]韵

翻译

生物虽小却生活在遥远之处,往来不只为了稻米和高粱。
它们似乎喜爱长安的阳光,却畏惧阴山的冰雪,善于为自己打算。
这里幸好没有战争的箭矢,可以自由地占据沙洲。
归乡的念头不妨稍等,欣赏这柔和的风景。
从前我曾到过衡阳,如今随着太阳南迁,足迹遍布海南。
我和西川的流离之人一样,都在这里滞留。
还未得到云中的消息,登上望乡台又爬上高楼。
江天辽阔,几行草书般的字迹,每个字都饱含忧愁。

注释

物微:生物微小。
生处远:生活遥远的地方。
非但:不只是。
稻粱:稻谷和高粱,代指食物。
长安:古都长安。
阴山:北方山脉。
善自为谋:善于自我筹划。
鸣镝:响箭,战争象征。
占沙洲:占据沙洲栖息。
归兴:归乡的愿望。
风景和柔:景色温和。
衡阳:古代地名。
阳避地:跟随太阳避寒。
西川:古代地区名。
流寓:流离失所。
云中:指边塞。
消息:音讯。
望乡台:眺望故乡的平台。
江天阔:江面宽广。
含愁:充满忧郁。

鉴赏

这首词作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创作,名为《八声甘州·雁过孤城》。诗中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困顿处境的无奈与自我安慰的情感。

"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生活的艰辛和对远方亲人思念的情怀。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有着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情感之复杂,已超越了物质层面。

"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 这里暗示词人内心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长安作为古都,不仅代表着繁华,更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而“怕阴山雪”则是对未来的恐惧,阴山之冷清,象征着困顿与孤独。

"善自为谋。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在逆境中仍保持着自我安慰和对未来的一种积极的期待。个里虽小,但幸运的是没有干扰,能够随心所欲地选择停留之地。

"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昔到衡阳回去,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与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 这几句词人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自我安慰。在这里,“昔到衡阳回去”等字眼透露出词人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

"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江天阔,几行草字,字字含愁。" 最后两句则是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深化。词人因为无法得到亲人的消息,只能不断登上高处眺望,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思念。而“江天阔”一词,更形象地描绘出词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孤独。

总体而言,这首《八声甘州·雁过孤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词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是一篇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四)良翁礼部生日

开阁广延贤,负扆勤求旧。

应念南宫老舍人,闲袖丝纶手。

两制必当仁,五福无过寿。

且喜新年不要□,天要开元祐。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惜海棠

尽是手成持,合得天饶借。

风雨于花有底雠,著意相陵藉。

做暖逼教开,做冷催教谢。

不负明年花下人,只负栽花者。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

自入玄门户,寂寂清虚做。

静里披搜四假身,勘破尘行路。

悟上还重悟,得得真闲趣。

收住身中无价真,岂逐人情去。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五)曹守生朝十二月初六日

东圳宁馨儿,南国循良守。

先把炉熏祝帝尧,次祝君侯寿。

广致米商船,多酿兵厨酒。

客有须眉似盖延,许至华堂否。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