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丹霞烧木佛图

丹霞烧木佛,义出丰年。院主眉须堕,彩奔龊家。

法海浪平春昼永,戏将老手拔鲸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丹霞烧木佛”这一主题,展现了宋代禅宗文化中的独特意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传达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首句“丹霞烧木佛”,以“丹霞”象征着佛光普照的神圣景象,“烧木佛”则可能寓指一种精神上的净化或修行的过程,暗示着通过艰苦的修行达到心灵的升华。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氛围。

“义出丰年”一句,将“义”与“丰年”相连,寓意着在物质富足的年代里,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有精神层面的义理和道德的提升。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个人精神境界的双重追求。

接下来的“院主眉须堕,彩奔龊家”,描绘了僧侣修行的场景。通过“院主”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旁骛的修行状态。而“彩奔龊家”则可能是在形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纯净,即使在世俗眼中看似平凡甚至不洁的地方,也能发现内在的色彩与美好。

“法海浪平春昼永,戏将老手拔鲸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法海”比作深邃的智慧之海,波澜不惊,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积累。而“春昼永”则代表了修行过程中的美好时光,时间仿佛变得悠长,充满了希望与可能性。最后,“戏将老手拔鲸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修行者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决心,即使面对如鲸鱼般巨大的挑战,也能以老练的手法从容应对,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丹霞、木佛、修行者形象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禅宗文化中对于精神修行、道德义理和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象征与隐喻,引导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钦禅人游岳

雪峰不登岳,辛苦事参访。

虚空开笑口,猿鹤增悲怅。

我昔乘天风,绝顶倚藤杖。

群山如子来,万境供一望。

至今清夜梦,吟啸烟云上。

道人胆气粗,一叶吞湘浪。

欲识活祖师,告君语非妄。

绿苔裹断砖,便是南岳让。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送仁侄入浙

古来行脚有样子,莫只游山并玩水。

江南两浙多禅林,带眼直须先带耳。

数十年来已寂寥,况复乱离生死里。

一言非理不可道,一武非地不可履。

善友师教不可舍,庸鄙强饕不可拟。

彼所非者诚可监,我所长者不可恃。

一切妄想生死因,参须实参明自己。

他日归来如所嘱,痛棒依前分付你。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彦侍者

瑞阳俊彦彦侍者,貌山泽癯语洒洒。

访我东湖竹边寺,为言来自远公社。

殷勤载觅赠行语,有语非语笔难写。

浑崙一句持赠君,不可取兮亦非舍。

归见溪边老烟菟,当机有掌休便打。

免教臭口向人开,道汝又捋虎须也。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借雪窦韵送淳维那

吴山碧,楚江碧,天地茫茫渺何极。

出门无是无不是,著眼当机须辨的。

诸方门户泼天开,真底奚真伪奚伪。

灯笼露柱尽知识,庭前柏树西来意。

春风意,春风急。

千里万里谁能及,湖水蹙天波欲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