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曲(其二)

君如天上月,余似井底鱼。

愿不惜馀光,中心一照余。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以“君如天上月,余似井底鱼”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与他人进行了对比。月高挂于天,明亮而自由,象征着他人;而自己则像是困在井底的鱼,视野受限,行动受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省和对自由的向往。

“愿不惜馀光,中心一照余。”诗人表达了希望对方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如同月光照亮深井中的鱼,给予光明与希望。这种渴望被理解和接纳的情感,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寻求认同与价值实现的普遍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直接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外界理解与支持的强烈渴望。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曲(其三)

清江何所有,红豆生其涯。

形影虽在迩,朝夕两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船头明月光,客子心烦伤。

月上潮初起,篙师刺船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点头石

獦獠幡非动,生公石点头。

一时捏怪者,流毒在千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试剑石

谁试千金剑,犹存石上痕。

仇人满天下,遗赠敢忘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