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德符所作的《杪秋阅稼二首(其一)》。诗中以深秋时节的农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首联“孤学违时路每穷,敢因智叟笑愚公”,诗人自比为“愚公”,虽遭世人误解,仍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智者的嘲笑而放弃追求。这里运用了“愚公移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误解,依然坚定前行的决心。
颔联“生天孟顗元难佛,早世终军未免童”,通过对比孟顗(佛教人物)和终军(汉代将领),暗示人生的复杂与不可预测性。孟顗虽得道成佛,但并非易事;终军虽早逝,却未免于孩童般的无知。这两句寓言式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智慧难以把握的感慨。
颈联“老去计应依马磨,寒来辞又祝牛宫”,描绘了年老时依靠劳作维持生活的场景,以及在寒冷季节里对农具的依赖和对自然的敬畏。马磨和牛宫分别象征着农耕生活中的工具和祭祀场所,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厚情感。
尾联“农场新涤渔庵旧,匡坐斜阳说岁功”,描述了诗人对农场进行清理后,坐在夕阳下回顾一年的收获。这里的“渔庵”可能指的是与渔业相关的场所或活动,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满足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