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是无人别是非,何曾此外更精微。
一门济济今成俗,政要回头悟指归。
这首诗名为《文峰讲行昏礼和起潜韵》,作者是宋代的学者钱时。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智慧追求的独特见解。首句"自是无人别是非",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真正能辨别对错的人寥寥无几,暗示了世间对于是非的普遍模糊。次句"何曾此外更精微"进一步深化这一观点,指出人们往往忽视了更为深刻和微妙的真理。
"一门济济今成俗",这里的"一门"可能指的是儒家学说,"济济"形容人才辈出,但诗人认为这种普遍的学问风气已经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初衷。最后,诗人提出"政要回头悟指归",意为人们应当回归根本,反思并领悟事物的真正意义和目标,即通过自我反省找到人生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学术界现状的批判以及对个人修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钱时作为学者的独立见解和人文关怀。
不详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可怜绳墨窘韩非,说着神仙到紫微。
办得一双无事眼,玉梅枝上看春归。
万事浮云过眼非,人间真乐尽稀微。
从今一笑春风里,未用吹箫月下归。
溪山回首昔人非,剩喜文峰拥翠微。
尊俎笑谈春满院,不辞和月夜深归。
临池绿树阴阴合,入竹黄花颗颗新。
世外别无安乐国,寰中真有太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