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永上人

大休和尚少年日,尽遗俗缘甘独孤。

人间纷纷臭如帤,此身不可一日居。

黄金袅蹄明月珠,美人如花绣裆襦。

收拾众有归元无,不忍头颅生发须。

即以宅舍为庵庐,袈裟折那衣五铢。

麻鞋蒲龛坐结趺,口中波罗天竺书,高蹈万古隘九区。

绕屋青青种春蔬,焉能食肉更食鱼。

优昙花开满前除,空色两忘心澹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赠予一位名叫永上的僧人的作品,表达了对僧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生活的赞赏。首句“大休和尚少年日,尽遗俗缘甘独孤”描绘了永上人年轻时就已决意远离尘世,甘于孤独修行。接下来的诗句“人间纷纷臭如帤,此身不可一日居”批评了世间纷扰,强调永上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诗人接着通过“黄金袅蹄明月珠,美人如花绣裆襦”描绘出一种奢华的生活景象,以此反衬永上人选择的简朴生活和出家修行的决心。“收拾众有归元无,不忍头颅生发须”表达了他对舍弃世俗物欲,回归本源的敬佩。永上人甚至将住宅改为庵庐,身穿破旧的袈裟,过着清苦的禅定生活。

“麻鞋蒲龛坐结趺,口中波罗天竺书”描绘了他朴素的修行方式和对佛法的研读,而“高蹈万古隘九区”则赞美他的高尚情操超越了世俗的局限。诗人还提到永上人在屋旁种植蔬菜,表明其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以及“焉能食肉更食鱼”的素食原则,体现了其对戒律的坚守。

最后,“优昙花开满前除,空色两忘心澹如”以优昙花的稀有开放象征永上人内心的纯净和超脱,以及他达到的空灵心境。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永上人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江南稻.至元六年四月上海姚胜一等作閧

江南稻,雪色白可喜。

去年八月天雨多,戢戢禾头尽生耳。

里正急公租,饥人若羸鬼。

海獠大无知,毒螫肆蛇虺。

军府上变羽檄飞,白日森然五兵起。

鼓钲动地火赩天,性命鸿毛同一燬。

古者反侧加天诛,歼厥渠魁固常理。

卖剑可牛刀可犊,不忍农夫亦遭此。

形式: 古风

将进酒

君不见玉台明月镜,朝朝拂拭生光辉。

上有双飞金鹊影,识我少年红泽时。

山中小草无远志,流景歘忽如猋驰。

向来鬒发似鸦羽,此日春蚕吐白丝。

所以花前月下一壶酒,古人痛饮无复疑。

形式: 乐府曲辞

泽农

泽农结屋如鸡栖,舍中筑塍为畛畦。

春来无地生青草,况有菜茹供朝齑。

劝农使者出行水,对此不忍加鞭箠。

田中生鱼鱼尽肥,屋底瘦人扶不起。

先生闭门听雨声,为尔惆怅伤余情。

君不见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形式: 古风

庚辰四月廿日赴谢氏馆吴季良携酒为别

东里先生乌角巾,薄游吴中三十春。

闻言不如祁孔宾,见道多惭程伯淳。

强聒自谓愚而神,胶胶肫肫不可循。

故交零落参与辰,独有一人长若新。

鸒斯之党何频频,愿逢新人如故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