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衍所作的《追悼寿伯福兄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悼之情。
首句“崤陵风雨二年阴”,以“崤陵”象征逝者长眠之地,风雨二年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哀思的绵延。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与内心的悲痛相联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次句“岂有神州不陆沉”,“神州”指祖国大地,“陆沉”比喻国家的衰败或沉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逝者未能见证国家繁荣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生前可能抱有的爱国情怀的敬仰。
接下来的两句“我比丧明痛十倍,寝门无泪为沾襟”,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将失去亲人之痛与失去光明相比,强调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同时,寝门无泪为沾襟,说明诗人虽未在亲人面前哭泣,但内心的情感却无法抑制,泪水已湿透衣襟。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情、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