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春日东园

漫窥帘。爱桃花万树,新雨拆红缄。

近水无言,随风有恨,欹斜直恁娇憨。

栖不稳、画梁双燕,为营巢、终日语呢喃。

似喜仍忧,乍暄还冷,情绪恹恹。

尽道西郊堪赏,便倡条冶叶,谁再沾粘。

泪岂因花,病非中酒,羞称宋玉江淹。

受尽孤眠况味,眠又起,真欲似春蚕。

忽见隔楼山影,想杀眉尖。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沈谦的《一萼红·春日东园》描绘了春天东园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桃花盛开的场景。"漫窥帘"一句,诗人轻轻掀开窗帘,目光被满园的桃花深深吸引。"新雨拆红缄",一场春雨过后,花朵仿佛打开了红色的封印,鲜艳欲滴。

接下来,诗人通过"近水无言,随风有恨",赋予了桃花以情感,它们静静地依傍着水面,微风吹过似乎带着淡淡的哀愁。"欹斜直恁娇憨",形容桃花娇艳而不失天真,倾斜的姿态显得既娇媚又憨态可掬。

"栖不稳、画梁双燕",诗人借双燕忙碌筑巢的情景,反衬出桃花的孤独。"乍暄还冷",春天的气温变化使得情绪起伏不定,桃花的心情也似是喜忧参半。

上片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感伤。下片转向更深的情感层面,"泪岂因花,病非中酒",暗示了诗人并非因花而落泪,也不是因酒而病,而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纠葛。

最后,诗人以"受尽孤眠况味"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奈,如同春蚕般在梦与醒之间挣扎。"忽见隔楼山影,想杀眉尖"则通过想象,描绘出看到远处山影时,心中思念之情如刀割般强烈,勾勒出一幅深情的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桃花为载体,寓情于景,展现了作者对春日情感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砚点飞花,檐沾弱絮,炉烟小误湘帘暮。

春风不解动人情,人情怕送春归去。

细草粘天、斜阳挂树,天涯离别人何处。

休休莫更倚危栏,远山正是愁人路。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金明池.金陵怀古

燕子矶边,凤凰山上,又是狂风骤雨。

金砌玉阶何处问,尽燕麦兔葵满路。

问秦淮、桂楫兰桡,却只是、衰草垂垂将暮。

叹绛阙蛛萦,纱窗尘渍,一片晚鸦来去。

想王谢风流何处?便紫燕黄莺,一时无主。

看当日、词臣狎客,空剩得、白杨黄土。

最伤心、景物三春,教苑里蛙声、公私相诉。

但渡口寒烟,亭中皓月,兀自依依芳树。

形式: 词牌: 金明池

桂枝香.寄友村居

天高气肃,正一派秋声,悲吟万木。

潇洒远山抹翠,澄溪漾玉。

故人家住残阳外,小枫村、低低茅屋。

烟生芦渚,霜沾菊圃,酒香茶熟。

疏篱畔、山中野服,想竹栏琴韵,松窗棋局。

四壁清幽,闲挂云林几幅。

鲤鱼风起天横雁,待一叶寻他剡曲。

开樽长啸,池边蟹紫,墙头橘绿。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望江东

一幅春光明更美,莺满院,啼花碎。

飞絮落红相点缀,人立在、秋千背。

长思短忆供憔悴,算只有、花前泪。

已将心事随流水,阑干下、金钗坠。

形式: 词牌: 望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