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三首(其一)

久雨秋深对晚晴,近山昏黑远山明。

滩头艇子排行系,水底鱼儿作队行。

衰柳带风犹喜舞,残蝉送日尚能鸣。

角冠藜杖何为者,独向溪边忘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季节的诗作,通过对比鲜明的光影效果,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事况味。诗中的意境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着眼于山川之美,后半部分转向人物情怀。

"久雨秋深对晚晴"一句,以久雨之后天气转晴的氛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情绪。"近山昏黑远山明"则用鲜明的视觉对比,描摹出了近处山色朦胧、远处山峦清晰的景象。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水面,上下交辉的画面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滩头艇子排行系"展示了船只在激流中稳健航行的场景,而"水底鱼儿作队行"则描绘出水中的鱼儿亦如人间的队伍般有序。

随后,诗人的目光又落到了岸边,捕捉到衰败的柳树依然在风中舞动,以及残蝉在日落时分仍能鸣叫的情景。"衰柳带风犹喜舞"和"残蝉送日尚能鸣"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生命力顽强不屈的美,而且也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最后一句"角冠藜杖何为者,独向溪边忘姓名"中,出现了一位带着特殊标志(角冠)并拄着藜杖的行者,这个人物形象出现在溪边,仿佛在忘记了世俗的名姓之后,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解脱。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人物情怀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以及他对于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到感悟。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秋暮书怀(其八)

冶谷鸦仍乱,空同日欲曛。

关河围绝壁,鼓角壮中军。

自纳和戎策,还停草檄文。

征西好规矩,后世见忠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秋暮书怀(其九)

爱静无由静,思归不得归。

干时虚碌碌,怀往迥依依。

菊酒还吹帽,玄霜未授衣。

知他蘧伯玉,曾悟少年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秋暮书怀(其六)

再到崆峒寺,题名尚宛然。

存亡如昨日,筋力想当年。

祸福归玄鸐,晨昏听杜鹃。

此间无虎豹,好著养生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暮书怀(其四)

濯濯荒山麓,娟娟孤女祠。

晓泉开宝镜,秋月画蛾眉。

拾翠来泾汭,行云过北池。

犹胜青冢魄,埋恨九原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