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士人,他年轻时放弃文职投身武事,晚年又回归文雅生活。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士人丰富人生经历的赞美与敬意。
首联“少年投笔晚投戈,文武全材世岂多”,开篇即点出人物特点,年轻时选择从文,晚年则投身武事,展现出其多才多艺、文武兼备的非凡才能,在世间实属罕见。
颔联“虎帐月明无警柝,鳣堂风静有弦歌”描绘了这位士人在不同生活阶段的场景。在军营中,月色皎洁,却无战鼓警报,象征着和平与安宁;在书房内,微风轻拂,琴声悠扬,展现其文雅的生活情趣和内心的宁静。
颈联“一庭春草心长醉,三尺龙泉手自磨”进一步刻画了人物形象。庭院中春草葱郁,象征着生机勃勃,内心常怀醉意,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手中持剑,亲自磨砺,既体现了他对武艺的追求,也寓意着对自我修养的不断精进。
尾联“此日归来教孙子,半悬金印半登科”收束全诗,展现了这位士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他回到家中,教导子孙,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了人生的智慧与经验。金印象征着过去的功名,而“半登科”则暗示了他虽已退休,但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精神上并未停止攀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丰富的人生轨迹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对文武兼备、一生追求卓越的士人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