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入都车中(其二)

国势决难挽,将相岂足为。

幸此无人知,岁暮吾将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对于挽救国势和倚重将相的无力感。他选择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选择退隐,打算在年终时回归故乡。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安排,透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这种在动荡时期常见的隐逸思想,体现了清末知识分子面对社会变革时的困惑与抉择。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津入都车中(其三)

六年复此来,停车聊一望。

指点畿内山,祇汝色无恙。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天津入都车中(其四)

举朝议变法,不动犹拔山。

道傍穷措大,缩手入袖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怀座主宝竹坡侍郎廷

沧海门生来一见,侍郎憔悴掩柴扉。

休官竟以诗人老,祈死应知国事非。

小节蹉跎公可惜,同朝名德世多讥。

西山晚岁饶还往,愁绝残阳挂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追怀陈缄斋

风味缄斋致最优,眼中何处著时流。

逢场未减清狂概,带醉偏寻寂寞游。

双鬓早衰缘骨肉,孤儿谁托指山邱。

软尘丁郑还相见,宿草年年泪不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