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身体慵懒难以强迫自己,天性愚笨容易犹豫不决。
早上辰时裹着布被起床,午后才打开柴门。
忙碌地驱使有能力的人离开,悠闲地接纳愚钝的人到来。
自我欣喜谁能理解,无才之人反而胜过有才之人。

注释

身慵:身体慵懒。
性拙:天性愚笨。
迟回:犹豫不决。
布被:粗布被子。
辰时:早晨7-9点。
柴门:简陋的木门。
午后:下午。
忙驱能者去:忙碌地让有能力的人离开。
闲逐钝人来:悠闲地接纳能力不足的人。
自喜:自我欣喜。
谁能会:谁能理解。
无才:没有才华。
胜有才:反而比有才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闲适生活的心境和状态。开篇“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表明诗人不愿勉强自己去做无法忍受或力不能及的事情,他的性格倾向于内敛和不急躁。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

接下来的“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则是具体描述诗人日常生活的场景。辰时(上午7-9点)起床,午后开门,都显示出一种悠然自得、不赶时间的心态。这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则是诗人对于不同类型人物的选择。他愿意让那些急躁而有能力的人远离自己,而喜欢那些性格温和、不拘小节的人围绕在身边。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权,也体现了他对于人际关系的一种态度。

结尾的“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智慧。诗人自得其乐,不强求别人的理解和赞同,认为在这个世俗纷扰的世界里,有时候没有才能比拥有一技之长更为自由。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于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挑战。

整首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自在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于人生和智慧的一种独特领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自题

老宜官冷静,贫赖俸优饶。

热月无堆案,寒天不趁朝。

傍看应寂寞,自觉甚逍遥。

徒对盈尊酒,兼无愁可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自题酒库

野鹤一辞笼,虚舟长任风。

送愁还闹处,移老入闲中。

身更求何事,天将富此翁。

此翁何处富,酒库不曾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

地偏坊远巷仍斜,最近东头是白家。

宿雨长齐邻舍柳,晴光照出夹城花。

春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

能到南园同醉否,笙歌随分有些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臼口阻风十日

洪涛白浪塞江津,处处邅回事事迍。

世上方为失途客,江头又作阻风人。

鱼虾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烟痒满身。

老大光阴能几日,等闲臼口坐经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