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王通守传易数

大哉皇羲古神圣,八卦始画天地辟。

乾效于天坤法地,六子运用眇难测。

天理人文一宣朗,万化昭然从此出。

发明荐更三圣手,动静机缄皎如日。

自从战国周纲颓,是道亦几乎暂息。

汉儒众说徒专门,后世可闻无几及。

传流吾宋盛文物,学老儒宗相继述。

濂溪伊洛绍韦编,数至邵公精算策。

祗今南渡九十年,统会宗元孰探赜。

恭惟先生蕴其秘,口不宣言藏以臆。

愚虽不敏敢敬请,愿执门墙洒扫役。

先生学识际天人,先生手提六经笔。

俯察仰观关键透,虚激寸心参太极。

不鄙愚昧谓之进,启迪狂迷窥奥阈。

他年衣钵得亲传,誓言力造神明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学箕所作,名为《上王通守传易数》。从诗的内容来看,刘学箕在此颂扬了王通对《易经》的研究与传承。

首句“大哉皇羲古神圣”表明作者对于古代圣人皇羲的崇敬之情,认为其创作八卦、开辟天地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意义。接着“乾效于天坤法地”进一步阐述了易经中乾与坤两卦对应天地的哲学思想。

诗人还赞扬了古代圣贤们运用六十四卦来解读宇宙万象的智慧,以及他们对于天道与人文和谐统一的深刻理解。并且,作者提到了从战国时期到汉朝,儒家学者对易经的诠释,虽然后世能闻者不多,但宋代的情况有所复兴。

刘学箕在诗中还提及了濂溪、伊洛等地的儒学传承,以及邵公(邵雍)的精算策,对这些文化遗产给予高度评价,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先生学识深厚,手不释卷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成为先生门下弟子,虚心学习易经,以期望得到真知灼见。全诗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古圣先贤智慧的追求,以及个人对于学问修养的渴望和决心。

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学箕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也表现出他对易经哲理的精通和内在的情感共鸣。诗中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 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以及个人修养的决心,都透露出诗人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与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旧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时之所当艳者江梅海棠烂然照目可无数语纪之为书长句

秋阳杲杲秋月明,秋风泠泠秋露清。

萧骚池上万松竹,凤笙龙管吹秋声。

山亭与客坐夕阴,眼照万象前横陈。

一年好处在此好,妙质欲纪难状名。

那知天上诗酒星,翩然驰鲸来玉京。

浩然相对发思奇,句法普现千古情。

诗成不用世间语,五言七字虚皇吟。

霞明皎皎芙蓉城,香霏楚楚月魄精。

海棠婉娈斗繁艳,江梅冷淡同芳馨。

东篱采采万叠金,西畴更刈千顷粳。

人生得此亦不恶,措辞莫谩悲愁生。

先生年来真脱俗,看破世间荣与辱。

胸怀坦荡适四时,岂但芳华竞驰逐。

祇今忘物物忘我,物我两忘机印可。

不知门外秋水深,不识纷纷朝市心。

榨头新篘蚁初熟,芡盘剥珠茭切玉。

是秋是春两难分,折花荐酒酒痕湿。

万缘空处罢休休,八表神期汗漫游。

醉乡广大尘世促,明日酒醒诗载续。

形式: 古风

久雨秋怀二首(其二)

汉阴抱瓮自其志,彭泽折腰非本心。

碧梧委路霜信早,黄菊护篱秋气深。

稻场可羡西畴老,红酿黄鸡醉翁媪。

自笑吾侬计太迂,愁满吟怀诗未了。

形式: 古风

久雨秋怀二首(其一)

孤云野鹤情自在,碧水丹山人易安。

哀鸿独叫暮天阔,宿鹭双飞秋雨寒。

蔗林遮眼青到市,桕叶漫山红隔水。

不将浊酒急驱除,满意风光谁料理。

形式: 古风

中秋分韵得云字成三百言

今秋苦淫雨,涨汐添溪濆。

新凉值月夕,密霭高灿雯。

稽首告天公,恳念心良勤。

天公知意诚,感应若有闻。

须臾檄丰隆,蘋末生鳞纹。

庭皋一震拂,陇首飞秋云。

忽然朗穹昊,万象蒙奇勋。

举头见松梢,光照草树分。

乾坤两莹彻,烂白无边垠。

我歌忽如狂,我醉茫如薰。

桂酒杂椒浆,酝酿腾馨芬。

皓魄耿素怀,幽思殊不群。

泠然冰雪肠,顿醒曲糵醺。

便欲浥沆瀣,盘馔遗膻荤。

遥望琼楼仙,雾绡青霞裙。

何当下招呼,上征离尘氛。

去年当此时,浩饮逢诸君。

今载复肯来,持杯共论文。

相从岂无他,群聚徒飞蚊。

苟得嗜利辈,抑何挂牙龈。

豪杰所愿交,黄金胜千斤。

喜得诗谪仙,恨去髯将军。

众子贤共推,奚用区莸薰。

爱客绰祖风,满席生欢欣。

参横斗转杓,魔祟相纠纷。

欲眠君且去,陶语吾亦云。

慷慨有大刘,浩气充栋棼。

十觞不能醉,餐嚼无馀臐。

鸣鸡忽唱晓,杲日东方昕。

归路袭桂香,幽岩麝沉焚。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