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为送别友人陈则英归乡省亲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长安阙下送离觞,才子宁亲赴北堂”,描绘了在京城长安的皇宫门前,诗人严嵩为即将前往北方家乡探望父母的才子陈则英设宴饯行的情景。这里以“阙下”代指皇宫,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陈则英作为才子的身份与地位。
颔联“已喜登科同片玉,曾看作赋比长杨”,是对陈则英才华的赞美。前句“已喜登科”表达了对陈则英科举及第的喜悦之情,“同片玉”比喻他与其他杰出人才并列,共同闪耀;后句“曾看作赋比长杨”则是对陈则英文采的极高评价,将他的文章与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相比,意在赞扬其文笔之优美。
颈联“归帆夜度闽川月,舞袖春携汉殿香”,描绘了陈则英归乡途中的情景。前句“归帆夜度闽川月”展现了一幅夜晚船只穿越福建江河,月光洒在水面上的美丽画面,象征着陈则英归乡的温馨与宁静;后句“舞袖春携汉殿香”则通过想象陈则英在春天返乡时,仿佛带着皇宫中的香气,寓意着他不仅带回了家乡的气息,也带来了京城的荣耀与文化。
尾联“暂到故园非久别,云霄计日待鹓行”,表达了对陈则英短暂离别后的期待与祝福。前句“暂到故园非久别”意味着虽然暂时离开,但很快就会再次相聚,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亲情;后句“云霄计日待鹓行”则是对陈则英未来仕途发展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鹓鸟一样,飞向高远的天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其未来成功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