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吟

朔风催雪天欲雨,秋娘老去丁沽路。

不知听歌人更老,题句瘿庵已丘墓。

乱从丁巳召强藩,徐泗连兵入天府。

群帅如罴复如虎,皖直奉洛继以鲁。

黄河北来日相杀,矧复兵饷借索虏。

祸连西北迄东南,地尽察绥放吴楚。

岭表劳师渡湘汉,势成南北无沛羽。

纷纷部曲人异谋,不各相杀则相觑。

十州百姓死其下,民实何辜国焉祚。

北客尔来十五年,戊壬我南止松沪。

越庚及癸再言归,娇女已长弱妻妪。

先墓萧萧阙洒扫,深山林密盗无数。

不敢言老望归祭,曷反苍颜对封树。

简岸我师卅年别,展谒汾江亲请语。

人心风俗何以乱,不在政治与军旅。

始于邪说终暴行,世乃一乱乱无度。

由癸溯今星四周,去乡山川更修阻。

坐观群儿戏北郭,一若雄鸡戴金距。

日以同类伤爪嘴,不如猎狗逐郊兔。

我独治诗远思古,陈王阮公谢鲍句。

上及乐府诗三百,发为文章用笺注。

岁阑百事尽废除,欲理性情与人与。

可怜人共叹饥寒,群儿又作鱼龙舞。

形式: 古风

翻译

凛冽北风吹落雪花,天空仿佛要下雨。
秋娘已老,丁沽路上不再有她的踪迹。
不知当年听她唱歌的人,如今是否更加苍老,瘿庵已成荒冢。
战乱始于丁巳年间,强藩集结,攻入京城。
众多将领如猛兽,皖直奉洛,鲁地也卷入战乱。
黄河以北战火纷飞,还要向敌借粮,百姓受苦。
灾祸蔓延至西北东南,吴楚之地也未能幸免。
岭外军队疲于征战,湘汉之间形势紧张。
部下各有异心,不是互相残杀就是相互窥视。
十州百姓惨遭涂炭,无辜之人何罪之有。
我离开北方十五年,戊壬之年定居松沪。
庚癸之年再次提及回归,女儿已长大,妻子也苍老。
先人的坟墓荒凉,盗贼横行,不敢言归祭奠。
三十年离别,我在汾江边拜见师长,询问家乡之事。
人心风俗为何混乱,根源并非政事或军事。
始于邪说,终于暴行,世道混乱无序。
从癸至今,星移斗转,离乡之路更加艰难。
看着孩子们在北城嬉戏,如同斗鸡炫耀金距。
同类相残,不如猎犬追捕野兔。
我独自研习诗歌,追思古人,效仿陈王、阮公、谢鲍的诗篇。
上至乐府诗三百,下至文章创作,我都加以注解。
年终万事皆废,欲理清思绪,与人共情。
人们哀叹饥寒,孩童们却在欢舞,如同鱼龙之戏。

注释

朔风:寒冷的北风。
秋娘:泛指美女。
丁沽路:可能指代某地名。
瘿庵:可能指代某处建筑或人物。
丁巳: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强藩:强大的藩镇势力。
戊壬:又一年份。
松沪:松江和上海一带。
先墓:祖先的坟墓。
封树:墓前的树木。
简岸:简陋的岸边。
乐府诗:古代的一种宫廷音乐诗体。
笺注:注释或批注。
岁阑:年底。
鱼龙舞:形容儿童游戏或节日舞蹈。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的《岁暮吟》。诗中描绘了战乱频仍的社会景象,以严冬的朔风和纷飞的雪花开篇,暗示了时局的动荡不安。诗人感慨秋娘老去,而听歌之人更老,表达了岁月无情以及人事变迁的哀叹。

接着,诗人回顾历史,提及丁巳年间朝廷召集强藩引发战事,各地军队纷争不断,甚至向敌国借贷军需,导致灾祸横行,从西北蔓延至东南。诗人感叹人民无辜受难,自己流离失所十五载,直至松沪之地暂避。

诗中还提到,尽管多次表达归乡之愿,但现实艰难,盗贼横行,连扫墓祭祖都成奢望。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反思社会混乱的原因,认为并非仅限于政治和军事问题,而是源于邪说暴行的滋生,世道混乱无序。

诗人以诗歌寄托对古代贤人的追慕,试图通过乐府诗三百篇的典故,传达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他感叹岁末百事荒废,希望能回归理性,关注民生疾苦。然而,人们在饥寒交迫中,只能无奈地看着孩童们在战乱中嬉戏,如同无助的鱼龙。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揭示了晚清末年的社会动荡与个人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曲江分韵得月字

曲江矶头山崒嵂,此景江南誇第一。

渔舟晚弄烟波閒,市楼春映晴岚出。

拥舆长吟入画图,席地草饮成真率。

更叩山房僧榻眠,卧听松风待明月。

形式: 古风

游灵源天境遇雨各奔归晚坐以不是溪居者那知风雨来分韵得那字奉呈一笑

灵源水有天,日涉胜趣多。

同行十数子,散策经山坡。

溪行小盘礴,石坐閒摩挲。

野菊留馀花,新梅看微柯。

寒鸦落平田,暖鲤跳枯荷。

是日冬曦温,景象如春和。

笑谈不知归,亦有载酒过。

忽瞻彼北山,黑云生嵯峨。

阴晴反覆手,天测不可俄。

长风舞红叶,急雨翻银河。

儒冠各攲垫,僮屦皆奔波。

路滑争牛羊,泥溅乱鸭鹅。

席地听沾湿,樽沙委骈罗。

五十笑百步,曳杖如横戈。

林间偶自芘,弃甲我则那。

留恋归不早,颠沛逢滂沱。

出游不知时,废此啸且歌。

绸缪无远虑,其如近忧何。

兹游已狼籍,后计毋蹉跎。

归欤亟诛茅,结亭依岩阿。

震陵有帡幪,乐哉涧槃薖。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番阳张君叔振观予以其家双瑞图俾诗之叔振大参忠定公诸孙也惟忠定公政和八年魁天下某先世实隶其榜今某于叔振令子若凤为同年生世科之契也又何辞虽不能诗谨课二首(其二)

堂堂忠定家,三世兰为祥。

父子继科第,菲菲姓名香。

双英今复然,阶庭煜生光。

愿言纫佩之,百世当流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番阳张君叔振观予以其家双瑞图俾诗之叔振大参忠定公诸孙也惟忠定公政和八年魁天下某先世实隶其榜今某于叔振令子若凤为同年生世科之契也又何辞虽不能诗谨课二首(其一)

望月犀角明,涵星蚌胎聚。

斯石卧龙枕,宜有蜿蜒具。

龙头君家旧,有子踵高步。

层云触石出,四海望甘霔。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