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题秦次游中翰光弟室人杨药生女史贞淑画兰遗扇

画眉残墨。写出潇湘秋影碧。一种愁根。

才到人间便断魂。秦嘉帷帐。明镜宝钗成梦想。

香草缠绵。合借哀蝉语楚弦。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减兰·题秦次游中翰光弟室人杨药生女史贞淑画兰遗扇》由黄燮清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致入微的情感画面。词中以"画眉残墨"起笔,暗示了画中的兰花虽已褪色,但其曾经的生动与美丽依然能引发观者对潇湘秋景的遐想。"一种愁根"四字,表达了画中所蕴含的深深哀愁,仿佛这愁绪一入人世,就令人黯然神伤。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画中人物——秦嘉,他想象着秦嘉曾拥有的华美帷帐和珍贵的明镜宝钗,这些如今只能在梦中追寻,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香草缠绵"一句,借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意象,以香草象征女子的高洁品质,而"合借哀蝉语楚弦"则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氛围,哀蝉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女子的幽怨和哀思,与楚地的传统音乐相融合,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中之景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画扇背后的情感深度,以及对逝去时光和美好记忆的追忆与感慨。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秋霁.题丁蓝叔茂才文尉兰亭秋禊图

山净云空,正爽籁吹凉,送了蝉翼。

石磴张琴,笋舆携酒,高秋最宜游历。醉红绚壁。

茂林已带胭脂色。待曳履。寻取、晋时觞咏旧吟席。

留恋畅叙,水竹依然,会稽山阴,都是陈迹。

暮春天、西风换却,六朝烟树剩寒碧。

良会定须名士笔。

事往如梦,还问我辈登临,后人怀想,可如今日。

形式: 词牌: 秋霁

百字令(其一)题何子安广文汝枚日边红杏图

东风九陌,记轻尘一骑,看花前度。

帽影鞭丝斜照里,旧梦几回飞絮。

碧社销魂,丛兰写怨,四月江南路。

先生归也,种成桃李如许。

笑我六上燕台,残红马足,冉冉催迟暮。

绿叶成阴芳事老,忍忆宋郎词句。

补屋牵萝,闭门锄菜,且作园林主。

小楼银烛,待君同听春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百字令(其二)秀州十三龄女子徐子琴以拆字谋生,机锋敏捷,偶与同人过访,即以姓名三字效拆字,戏赋之

十三年纪,仗今生智慧,学成书数。

敏绝词锋偏了了,信口机关参悟。

点玉无瑕,输金待聘,仔细珠娘妒。

碧川春远,翠眉才解通语。

堪叹尘世浮云,因风变幻,好事成耽误。

寂寞栏干空倚遍,自惜美人迟暮。

楚瑟弦愁,胡琵弹恨,空向飞琼诉。

无言撇去,海榴花放端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清平乐.题姚梅伯梅花任渭长美人合作

月高烟冻。乍醒罗浮梦。纸帐空明尘不动。

留得被池香重。隔墙疏影横斜。淡妆合伴梅花。

欲识飞琼姓氏,还寻种玉人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