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轩为胡员外赋

高轩亭亭荫修竹,万个琅玕翠如束。

红尘一点不飞来,日暖晴烟散虚谷。

谷中风动四山鸣,耳边飒飒生秋声。

绿阴满地收不起,秀色倚窗寒更清。

石床碧几净如洗,拂拭孤桐泛商羽。

蛟龙舞落苍梧云,鹧鸪啼破潇湘雨。

自从作官登曲台,林间一一生锦苔。

苔深落叶无人扫,白石清泉为谁好。

几回飞梦到家山,骑得青鸾月下还。

觉来满眼失苍翠,空遗杂佩声珊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竹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静谧与生机。开篇“高轩亭亭荫修竹,万个琅玕翠如束”以高雅的建筑映衬出茂密的竹林,竹子如同无数碧玉般排列,翠绿欲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红尘一点不飞来,日暖晴烟散虚谷”一句,将外界的喧嚣与尘世隔绝开来,突出万竹轩的幽静与超然。阳光温暖,晴空中的轻烟在山谷中缓缓散去,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意境。

“谷中风动四山鸣,耳边飒飒生秋声”描绘了微风吹过山谷,四面山峦随之共鸣,耳畔传来秋日特有的飒飒声,增添了季节的韵味和自然的活力。

“绿阴满地收不起,秀色倚窗寒更清”则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绿意盎然和清冷之美,绿荫覆盖大地,秀美的景色映入窗内,更显清冷之感。

“石床碧几净如洗,拂拭孤桐泛商羽”描述了石床和碧绿的几案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孤桐泛出商羽之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蛟龙舞落苍梧云,鹧鸪啼破潇湘雨”运用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象,蛟龙在云中起舞,鹧鸪在雨中啼叫,既丰富了画面的想象空间,又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自从作官登曲台,林间一一生锦苔”表达了诗人因官场生涯而远离自然,但内心仍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

“苔深落叶无人扫,白石清泉为谁好”描绘了竹林中的苔藓深长,落叶堆积,无人打扫,白石清泉自顾自流淌,表现了自然界的独立与自我之美。

“几回飞梦到家山,骑得青鸾月下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梦中骑着青鸾返回故乡,充满了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

“觉来满眼失苍翠,空遗杂佩声珊珊”则是诗人从梦境中醒来,眼前的世界失去了竹林的苍翠,只有杂佩声在耳边回响,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宁静之境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夜吟

金壶水涩铜龙咽,百尺楼头上新月。

一阵霜风入户来,纷纷吹转墙阴雪。

曲屏坐拥红地垆,沉水烟清浮睡凫。

锦衾不暖客窗梦,可怜夜半闻啼乌。

乌啼夜永孤琴思,凄凄烛影摇寒翠。

家在江南过雁稀,凭谁为寄平安字。

形式: 古风

题古木修篁图为黄学士宗豫赋

银河八月仙槎影,丹穴千年翠凤毛。

何人写入画图里,便觉气势凌云高。

高堂素壁净如拭,对此令人心独逸。

炉烟茗碗清昼闲,满地绿阴凉瑟瑟。

风霜摇落百草枯,老干直挺青珊瑚。

日暮佳人倚空谷,翠袖天寒谁与徒。

昔年曾过洪崖麓,乔木疏林绕修竹。

紫髯逢着古仙人,邀我山中骑白鹿。

白鹿呦呦南涧滨,石床丹灶至今存。

当时采药遗踪迹,此日看图劳梦魂。

形式: 古风

题黄子久画

我昔趣召上北京,巨山五老遥相迎。

太守邀我开先行,篮舆十里松风清。

溪流涓涓石齿齿,采得灵蒲杂芳芷。

读书堂前空翠寒,漱玉亭边古苔紫。

高高瀑布落悬崖,千仞玉梁何壮哉。

飞流响彻碧潭厎,双涧分奔万壑哀。

山人石上展瑶席,坐对云屏倚空碧。

浩荡长吟李白谣,登临不用谢公屐。

此时正值秋七月,短鬓萧萧爱林樾。

轻雷送雨过前山,一襟爽气飘寒雪。

同行佳人晚相呼,月明归路闻啼乌。

扬帆直度九江去,回看山色青模糊。

每忆兹游清兴发,梦入仙家白银阙。

仙人邀我宴瑶台,枕上觉来犹恍惚。

大痴老人绝俗尘,画图最得匡庐真。

青天削出芙蓉秀,香垆可望不可亲。

看图那知岁年老,山中木落秋风早。

昨日人来问旧游,白云满地生瑶草。

形式: 古风

题杨庶子万竹图

庶子宅中万竿竹,飒飒清风动苍玉。

轻烟覆砌碧云寒,初日卷帘晴雨绿。

开窗展席敞银屏,琅玕直节高青青。

湘灵鼓瑟众仙降,翠旌缥缃花冥冥。

游尘影绝炉烟静,坐中髣髴潇湘景。

坠露翻林鹤梦惊,沧波激石龙吟冷。

退直归来月在门,此中幽兴与谁论。

风前自把琴三弄,月下还倾酒一尊。

酒阑琴罢月将落,夜久秋声生屋角。

翻思昔在故园时,留客烹茶更清酌。

堂中老亲年最高,萧萧华发宫锦袍。

林间几杖从孙子,辄向苍苔拾凤毛。

画图潇洒诚清玩,何以得之锦绣段。

他年烧笋共晨餐,一笑相看还喷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