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沈休翁所问因成赠章

六龄识姓字,十岁弄歌章。

十二失慈母,嬉戏道路傍。十七学干禄,跅?空徬徨。

幸逢黄河清,昭映白日光。

圣心勤草莱,猋逐云罗翔。

谬以跌宕资,寘之枳棘场。

虽有鲁连节,濩落无所将。

揣摩笑苏秦,况乃章句行。

不见樊笼羽,冥心在八荒。

飘飖碧云绪,梦寐嵩山阳。

饮水心自足,怀哉桂树芳。

朅来荆巫渚,傲然称楚狂。

夫子挺乔岳,时人呼凤凰。

一隐不世见,邻父徒窥墙。

而我爱逸调,谈笑登其堂。

永符金龟契,豁以岁年忘。

予今入衡山,访道蹑飞梁。

倘遇洪崖子,遥传紫汞方。

与君变白发,携手共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徐祯卿的《答沈休翁所问因成赠章》描绘了诗人早年的求学经历和人生转折。前四句写少年时期聪明好学,但母亲早逝,生活无依。接着描述了他十七岁起寻求仕途,却遭遇挫折,如同在乱石丛中徘徊。然而,黄河澄清的象征让他重拾希望,圣心坚定,志向高远。

诗人自比鲁连和苏秦,虽有才情,却未能施展,感叹命运多舛。他向往自由,像鸟儿翱翔于天地间,梦想栖息于嵩山。即使身处荆巫之地,仍保持狂放不羁,自比楚狂。对沈休翁的敬仰如同凤凰遇见梧桐,期待能一同探讨玄妙之道。

诗人表达出对道家追求的向往,决定入衡山访仙问道,希望能得到长生不老之法。最后,他邀请沈休翁共享此境,共同探索生命的奥秘,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271)

徐祯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昌国,汉族,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79-1511

相关古诗词

王敬止御史始窜海南继移永嘉令自燕中迎养

珠厓昔长窜,连州始量移。

借问东瓯土,何如南海湄。

霞标建台岳,桃源带武夷。

雁山荣桂树,象浦合珠漪。

玉膻非一族,海错被珍奇。

金盘湛碧露,黄柑满绿枝。

欢此三春日,复惬暮秋时。

鸣琴坐高馆,抚景临华池。

迎舆侍潘令,进酒舞莱儿。

顾以今时笑,还瞻昔朝离。

丰泽亨雷雨,瑶草变芳蕤。

永嘉多懋宰,建德易弦丝。

昔慕文翁化,今蒙叶尹慈。

长沙非旧谪,宣室契前思。

光华冀一接,胡越讵能追。

河东欲有献,及此汾阴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对雪赠客

杂絮下璚霙,飞满洛阳城。

仙人深雪里,独戴鹿皮行。

高卧思安道,携琴就阮生。

竹林陪素蚁,兔苑玩流英。

谁言剡水棹,今日在瑶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酬边太常于燕山见忆之作

故人惠思我,百里寄瑶音。

独在山中宿,松斋清道心。

霜钟流夜壑,曲涧入幽深。

寂寞悲千古,桥陵梓橡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石川子歌

石川子,隐于鲁门之西。

长牵青牛饮素溪,有时驾之骖文狸。

骖文狸,乃至岱宗之巅,弱水之湄。

石门迢迢上通天,玉京金阙光陆离。

过谒太山君,道逢赤松师。

授以长生说,鍊气服食除三尸。

青泥丹鼎子善治,玉柈他日如相赠,共尔商山歌紫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