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与江湖诸友泛舟东湖

尊酒相逢,笑同是、旧日天涯行客。

花气轻浣兰襟,琵琶泪无迹。

秋正悄、疏灯自落,风潇洒、桂华流席。

截竹吹云,抽刀断水,天地宽窄。

且休问、吴国当年,甚湖里宇宙夜深觅。

都向藕花多处,似桃源尘隔。

清事满、闲身又好,度冷香、写上词笔。

只怕传过江南,那人相忆。

形式:

鉴赏

这首《琵琶仙·与江湖诸友泛舟东湖》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词中以饮酒欢聚的场景开篇,描绘了旧日天涯行客重逢的喜悦,以及花香与琵琶声交织的情感。秋夜的寂静中,疏落的灯光与桂华交映,营造出一种淡然又深沉的氛围。

接着,词人宕开一笔,询问昔日吴国的繁华是否还在,深夜湖面的宇宙之感令人追寻。他将众人带往藕花深处,仿佛进入了桃花源般的隐秘世界,远离尘嚣。词人享受着清闲的生活,借冷香寄托情感,用词笔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然而,词的结尾却透露出一丝忧虑,担心这宁静的画面和美好情感能否穿越江南,触动远方的人的心弦,引起相思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青山湿遍.五月二十四日,宣武门西广西义园视亡儿小羊墓。是日为亡姬桐娟生日

空山独立,年时此日,笑语深闺。

极目南云悽断,近黄昏、生怕鹃啼。

料玉扃、幽梦凤城西。

认伶俜、三尺孤坟影,逐吟魂、绕遍棠梨。

念我青衫痛泪,怜伊玉树香泥。

我亦哀蝉身世,十年恩眷,付与斜晖。

况复相如病损,悲欢事、咫尺天涯。

倘人天、薄福到书痴。

便菱花、长对春山秀,祝兰房、小语牵衣。

往事何堪记省,疏钟惨度招提。

形式:

游陆公祠十首(其一)

一代宗臣像,高风想见之。

大名光宇宙,浩气作须眉。

冠带诗书品,文章锦绣词。

瓣香千古在,野老荐江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陆公祠十首(其二)

危楼矗霄汉,搔首旷无边。

倚柱心犹惴,凭栏势欲颠。

俯看云匝地,仰视水连天。

不见纯阳子,临风独怆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游陆公祠十首(其三)

谈笑倾肝胆,佳人不速来。

弓弓凌素袜,乙乙印苍苔。

避坐放瓜李,投邻望柳梅。

片时仍返院,请圣瓮初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