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廷器重游辽阳

三韩亘东北,其地次海隅。

势位何崇高,沙漠蓁莽俱。

盘郁千万山,望有医巫闾。

山海相交际,烽尘称畏途。

汪君江南产,好游司马徒。

走马日千里,宝鞭扬珊瑚。

风霜切貂裘,酒薄不足呼。

腰下秋水剑,复系玉辘轳。

海雕落长云,檿桑戏强弧。

于此顾有乐,结纳多文儒。

黄金日绕身,大饼掷歌姝。

歌姝且不惜,巨万酬边需。

磊落见襟抱,中可开江湖。

一别倏十年,玉雪犹伟躯。

言复寻旧遨,径去难色无。

笑我裹足人,牖下秖白须。分手各有赠,赠我锦?毹。

我亦聊菲薄,短篇侑双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送汪廷器重游辽阳》描绘了辽东地区的壮丽景色和友人汪廷器的豪迈形象。诗中首先描述了三韩之地东北沿海的辽阔与险峻,以医巫闾山的雄伟为背景,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壮美。汪廷器出身江南,却喜好游历,骑马疾驰,手持珊瑚宝鞭,即使风霜严寒也不减其豪情。他身佩秋水剑和玉辘轳,显示出其武勇与文雅。

在辽阳,汪廷器结交了许多文人儒士,过着豪放的生活,黄金环绕,歌声与美酒相伴。然而,诗人感慨他们分别已十年,汪廷器风采依旧。当汪廷器决定再次出游时,诗人虽不舍,但仍鼓励他并赠送锦?毹以表心意。自己则以微薄之诗篇,伴友人饮酒,表达深深的离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辽阳的环境和汪廷器的形象,展现出一种边塞豪情与友情的交融,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送张廷仪

杨梅堕地连日雨,江上唤舟舟不来。

黄帽唱歌今拨棹,青天白日眼俱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苏安道赴祝冬官惟贞馆

江程何悠悠,汎汎江上舟。

载彼图与书,言往海上游。

东海有君子,孝友天德优。

好爵弗久縻,屺岵重远游。

归来寿春酒,酒影照白头。

怡怡家庭间,和气闻远州。

之子固欣从,芝兰味相投。

匪特自假益,尚应童蒙求。

春风动花柳,弦诵溪堂幽。

可睇不可即,含情渺长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薛尧卿漫游言登泰山谒孔林而迤?求仙海上

尧卿掉头狂且忙,结束东游如子长。

拟将足迹试天下,三月已自储糇粮。

出门长啸振林木,蒯缑短剑秋风凉。

临岐调我老不及,登高健步如飞翔。

岱宗未到已在眼,齐鲁指点青微茫。

书生浩气久愤激,要倚日观攀扶桑。

秦镌汉刻多漫漶,且莫苦苦求其章。

东封何有许功德,文武未必能张皇。

惜哉君行差较晚,烬后洒泪悲灵光。

素王有道自六籍,固是不死之仙乡。

羽人丹丘何足问,勿以汗漫穷荒唐。

丈夫汲汲在事业,白发须臾成老苍。

无人荐达自陈列,朝廷求贤正无方。

颇闻北事近扰扰,毛锥未抵丈八鎗。

边头合有班定远,天下岂无张子房。

山东李白恃必用,莫自两生追所亡。

不然归来且高卧,共吃饱饭歌陶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周文襄公乃孙廷器以画像验塑还吉水

土田亘江东,揆赋亿兆计。

其多由寸入,所在敢遗地。

太祖太宗时,稽敛或未备。

偫收信长属,饕公馂私费。

习久遂玩刑,忘身殉于利。

逋迨八百万,空牍劳记注。

岁饷常不及,日究常不治。

文襄应简命,妥济受斯寄。

公知法禦患,法疏患乃致。

诲盗在慢藏,覂驾在失御。

尽斥宿渔手,令民必躬输。

升斗举在公,庾储复官涖。

登积充旧典,罔耗有攸裕。

所羡亦不訾,陈因年相次。

户庸及公需,凡百资其出。

于时民乐生,朝廷无顾虑。

斡转一时机,扫荡滋深弊。

如器之阽倾,援拯暇不遽。

革茹谢苛猛,振蛊匪敛聚。

公薨五十年,遗政已莫据。

后继亦多贤,措设各有异。

溯惠不可诬,于久乃有祀。

庙貌欲追惟,岁月蔑省记。

公姓携绘影,按之求肖似。

外肖衷未然,有愧六二比。

才局负心胸,仁义具肝肺。

智谞周聪明,力量发意气。

不然是非间,耳耳茅三四。

我喻操镘工,斯得谓能事。

工答毋深求,神般不载世。

我闻发咨嗟,时哉则殊势。

秋风振江介,白露草木瘁。

游子思故乡,怀图渺西骛。

往矣不可留,欲赠言莫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