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建偈

将知善事多磨,今日碍缘特八。

烦我火头金刚,别告大权菩萨。

形式: 偈颂

鉴赏

此诗《答谢建偈》由唐代诗人彦光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感悟。

首句“将知善事多磨”,开篇即点明了行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挑战与困难。善行往往需要经历诸多考验和磨砺,这不仅是对个人意志的考验,也是对内心纯净度的试炼。

次句“今日碍缘特八”,进一步阐述了在行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和障碍。这里的“特八”可能是一种比喻或特定的称谓,强调了这些障碍之多且特殊,它们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干扰,也可能是内心的疑惑与恐惧。

接着,“烦我火头金刚,别告大权菩萨。”这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形象,将自己比作需要依靠力量来克服障碍的人。火头金刚象征着内在的坚定与勇气,能够燃烧一切阻碍;而大权菩萨则代表了外在的智慧与指引,能够提供方向和力量。这两者共同作用,帮助个体在面对困难时找到克服之道,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在修行和行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寻求内外双修的力量,最终达到心灵的升华。

收录诗词(1)

彦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钟隐画鹖子鸟

为厌翻翔下苇丛,戢翰侧脑思何穷。

侍童莫便褰帘过,只恐惊飞入碧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简寂观

廊殿与云连,紫霄苍翠边。

自然应有药,谁敢道无仙。

藓色吞崖径,松声让瀑泉。

未能长息去,岂便是前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重开衡阳寺古迹诗刻

古迹重闻一朗兴,斸烟寻得宝阶层。

只应云鹤知前事,为问齐梁旧住僧。

废井荒池犹浸月,短松低柏欲遮灯。

淳于道士真高达,抛却林泉便上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示徒颂

匡山路,匡山路,岩崖崄峻人难措。

游人拟议隔千山,一句分明超佛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