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巢县暮宿金城寺

烟霭市上青,霜露草根白。

日出鸡尚鸣,墟落溪南北。

涉野多寒风,枯杨何萧索。

山川莽迢递,岁晏道路迫。

王事苦未休,惨澹逾郡国。

暮逢禅房幽,且复舒枕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巢县出发,傍晚在金城寺住宿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个人心境。

首句“烟霭市上青,霜露草根白”,描绘了清晨市镇上烟雾缭绕、青色朦胧的景象,以及草尖上凝结的霜露,一片洁白。这既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清冷的晨景,也暗示了旅程的开始。

接着,“日出鸡尚鸣,墟落溪南北”两句,通过鸡鸣与村落溪流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鸡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而溪流则贯穿村落,南北延伸,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流动。

“涉野多寒风,枯杨何萧索”描绘了穿越田野时遇到的寒冷风霜,以及枯萎的杨树,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山川莽迢递,岁晏道路迫”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遥远、时间紧迫的忧虑。山川广阔,道路漫长,岁月已晚,行程却仍未结束,这种矛盾的心情增添了诗的深度。

最后,“王事苦未休,惨澹逾郡国”点明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身份,以及因公事繁忙而不得休息的无奈。这里的“王事”不仅指公务,也象征着责任与使命,使得诗人的疲惫与忧愁更加深刻。

“暮逢禅房幽,且复舒枕席”则是对一天旅程结束时的平静与放松的描写。尽管旅途劳顿,但找到一处幽静的禅房,让诗人得以暂时放下疲惫,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61)

杭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阳明谪官龙场驿

白日野中微,浮霾结朝阴。

送子远行役,踯躅伤我心。

岂无良朋俦,不如子同音。

寂寞投穷荒,谁能念浮沉。

愿为双玉轸,相随丽瑶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阳羡茶泉

城南佳气日徘徊,胜遂清芬到碧隈。

闲坐一泓争共鉴,经春百草避先开。

贡题上品珍天府,锡卓芳流净戒台。

自是荐新勤长吏,几人不道采茶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善权寺

玉带桥边辍榻来,桧香松暖寺门开。

饥猿隔涧窥红果,老鹤沿阶啄紫苔。

豪客漫夸诗胜偈,高僧自说镜非台。

軞车历遍黄金界,九斗坛前趁月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鹧鸪天.香囊记

一曲清歌酒一巡,梨园风月四时新。

人生得意须行乐,只恐花飞减却春。

今即古,假为真。从教感起座间人。

传奇莫作寻常看,识义由来可立身。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