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巢县出发,傍晚在金城寺住宿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个人心境。
首句“烟霭市上青,霜露草根白”,描绘了清晨市镇上烟雾缭绕、青色朦胧的景象,以及草尖上凝结的霜露,一片洁白。这既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清冷的晨景,也暗示了旅程的开始。
接着,“日出鸡尚鸣,墟落溪南北”两句,通过鸡鸣与村落溪流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鸡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而溪流则贯穿村落,南北延伸,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流动。
“涉野多寒风,枯杨何萧索”描绘了穿越田野时遇到的寒冷风霜,以及枯萎的杨树,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山川莽迢递,岁晏道路迫”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遥远、时间紧迫的忧虑。山川广阔,道路漫长,岁月已晚,行程却仍未结束,这种矛盾的心情增添了诗的深度。
最后,“王事苦未休,惨澹逾郡国”点明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身份,以及因公事繁忙而不得休息的无奈。这里的“王事”不仅指公务,也象征着责任与使命,使得诗人的疲惫与忧愁更加深刻。
“暮逢禅房幽,且复舒枕席”则是对一天旅程结束时的平静与放松的描写。尽管旅途劳顿,但找到一处幽静的禅房,让诗人得以暂时放下疲惫,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