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

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

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

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

槿散凌风缛,荷销裛露香。

仙歌临枍诣,玄豫历长杨。

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皇家园林连接着平乐观,神圣的池塘靠近建章宫。
楼阁台榭相互掩映,城墙与城门遥相观望。
红色的油布泛舟在流动,箫声随风飘转过浮桥。
傍晚云彩带着北方的气息,夕阳余晖消融了秋日光芒。
落叶中仿佛映着蝉的身影,平静的水流描绘出雁行。
木槿花散开在风中繁复美丽,荷花凋谢仍带有露水的芬芳。
仙乐在枍诣殿前响起,玄妙的游幸经过长杨宫。
归途乘着明亮的月光,千扇大门的皇宫尚未闭合。

注释

上苑:皇家园林。
平乐:平乐观,古代宫苑名。
神池:神圣的池塘,可能指宫中的池塘。
建章:建章宫,西汉时期的宫殿。
楼台:楼阁与高台。
相掩映:互相遮掩映衬。
城阙:城墙与城门。
互相望:遥相对望。
缇油:红色的油布,这里形容船只。
行幔:行进中的船帆。
箫吹:吹箫的音乐。
浮梁:浮桥。
晚云:傍晚的云彩。
含朔气:含有北方寒冷的气息。
斜照:夕阳的余晖。
荡秋光:消散秋天的景色。
落叶:落下的树叶。
飘蝉影:落叶中似乎有蝉的影子。
平流:平静的水流。
写雁行:描绘出大雁飞行的队形。
槿散:木槿花散开。
凌风缛:在风中显得繁复而美丽。
荷销:荷花凋谢。
裛露香:带有露水的香气。
仙歌:仙乐般的歌声。
临枍诣:在枍诣殿前表演或出现。
玄豫:玄妙的游乐。
历长杨:经过长杨宫。
归路:回家的路上。
乘明月:趁着明亮的月色。
千门:众多的门,代指皇宫。
开未央:还未关闭,表示夜未深或活动未结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都市的秋日景象,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城市中楼台建筑的壮丽和自然景物的美好。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等,将听觉、视觉效果结合起来,使读者仿佛置身其境。

诗中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仙风道骨,例如“仙歌临枼诣”,体现了诗人追求高洁和精神自由的意愿。最后,“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则透露出一种对家的思念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将自然美景与都市壮观相结合的诗作,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怀。

收录诗词(30)

上官仪(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 字:游韶
  • 籍贯: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
  • 生卒年:608年-665年

相关古诗词

八咏应制二首(其一)

启重帷,重帷照文杏。翡翠藻轻花,流苏媚浮影。

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

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

罗荐已擘鸳鸯被,绮衣复有蒲萄带。

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

洛滨春雪回,巫峡暮云来。

雪花飘玉辇,云光上璧台。

共待新妆出,清歌送落梅。

形式: 古风

八咏应制二首(其二)

入丛台,丛台裛春露。滴沥间深红,参差散轻素。

妆蝶惊复聚,黄鹂飞且顾。

攀折殊未已,复值惊飞起。

送影舞衫前,飘香歌扇里。

望望惜春晖,行行犹未归。

暂得佳游趣,更愁花鸟稀。

且学鸟声调凤管,方移花影入鸳机。

形式: 古风

早春桂林殿应诏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暧将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

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

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

惯是洛滨要解佩,本是河间好数钱。

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

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

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

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

南国自然胜掌上,东家复是忆王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