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谣为徐先生咏

长淮之水青如苔,行人但觉心眼开。

湘江岂无水,鱼腹忠魂埋,但见愁云结雨猿声哀。

浙江岂无水,鸱革漂胥骸,但见潮头怒气如山来。

孤臣词客到江上,何以宽心怀。

长淮之水绕楚流,先生家住淮上头。

黄金万斛浴明月,碧玉一片含清秋。

酒花入面歌一曲,淮上百物无闲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长淮谣为徐先生咏》由宋代诗人马存所作,通过对不同河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人以“长淮之水青如苔”开篇,将淮河比作青苔,既形象地描绘了淮河水色的清澈,也暗示了淮河流域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接着,“行人但觉心眼开”,表达了诗人认为淮河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开阔与启迪,寓意着淮河是智慧与精神的源泉。

随后,诗人通过对比湘江与浙江,强调了不同河流承载的历史与情感的不同。湘江的“鱼腹忠魂埋”和浙江的“鸱革漂胥骸”,分别象征着历史上的忠烈与悲剧,而“愁云结雨猿声哀”和“潮头怒气如山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些河流边的哀伤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诗人转向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提到“孤臣词客到江上,何以宽心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乱世中,如何保持内心平静的思考,以及对友人徐先生的关怀与勉励。接着,诗人以“长淮之水绕楚流,先生家住淮上头”描绘了徐先生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暗含了对徐先生生活状态的关心。

“黄金万斛浴明月,碧玉一片含清秋”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徐先生的生活比作在明月照耀下的黄金与清秋中的碧玉,既赞美了徐先生生活的富足与高雅,也寄托了诗人对徐先生品格的敬仰。

“酒花入面歌一曲,淮上百物无闲愁”则是对徐先生生活情趣的描写,通过饮酒唱歌,表达了诗人希望徐先生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乐趣,远离忧愁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描绘,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收录诗词(9)

马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梅仙观

汉纲解宏纽,国命移权臣。

太阿有神锋,颠倒柄在人。

公卿虽满前,有语各自吞。

张禹为帝师,此是祸乱根。

天子辟左右,决机在一言。

不为社稷计,祇乞儿女恩。

上方斩马剑,当时负朱云。

谷永对直言,天庭策灾氛。

阴谋助元恶,归咎昭阳嫔。

豺狼自此纵,白昼当路蹲。

先生当是时,上书叩帝阍。

耿耿祸福语,皎皎星与辰。

天门锁九重,一门万夫屯。

小臣江湖心,何由达至尊。

贼莽果盗国,忠烈遭烹焚。

先生变名姓,为卒吴市门。

浮云去无踪,世人以为仙。

蓬山在何处,此事且勿论。

但爱清风高,凛凛久益新。

我来拜遗像,旧宅荒基存。

元丰发新诏,玉牒对寿春。

老松益劲色,岁饱霜雪痕。

直上绝顶坛,天风吹衣巾。

细读壁间书,颇喜罗隐文。

恨叹有鲠语,使我气益振。

回视饱食徒,茫茫如埃尘。

形式: 古风

邀月亭

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箸黄金鸡。

沧溟东角邀姮娥,水轮碾上青琉璃。

天风洒扫浮云没,千岩万壑琼瑶窟。

桂花飞影入盏来,倾下胸中照清骨。

玉兔捣药与谁餐,且与豪客留朱颜。

朱颜如可留,恩重如丘山。

为君杀却虾蟆精,腰间老剑光芒寒。

举酒劝明月,听我歌声发。

照见古人多少愁,更与今人照离别。

我曹自是高阳徒,肯学群儿叹圆缺。

形式: 古风

燕思亭

李白骑鲸飞上天,江南风月闲多年。

纵有高亭与美酒,何人一斗诗百篇。

主人定是金龟老,未到亭中名已好。

紫蟹肥时晚稻香,黄鸡啄处秋风早。

我忆金銮殿上人,醉著宫锦乌角巾。

巨灵摩山洪河竭,长鲸吸海万壑贫。

如倾元气入胸腹,须臾百媚生阳春。

读书不必破万卷,笔下自有鬼与神。

我曹本是狂吟客,寄语溪山莫相忆。

他年须使襄阳儿,再唱铜鞮满街陌。

形式: 古风

寄范安道

西山石脚盘如城,芙蓉峰插龙泉精。

有客高卧青云层,孤吟自作太古声。

古声无味淡如水,今人有耳甜如饧。

君不见登高山,泛流水,子期已没不复生,几世几年无此耳。

恨君不到苍岩阴,不见此客摇头吟。

千崖万壑群动息,相知唯有清泉音。

春风捲野浓如波,着人如醉将奈何。

几时见我铜鞮陌,为唱襄阳拍手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