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讹初应历,五日未生阴。
灵药收农录,薰风拂舜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端午帖子之一,以皇帝阁为背景,展现了端午节的时节特色。"南讹初应历,五日未生阴"描绘了端午节前后天气的变化,"南讹"可能指的是南方的气候逐渐转暖,"初应历"暗示着春天的结束,而"五日未生阴"则意味着连续五天阳光明媚,没有阴雨。接下来的两句"灵药收农录,薰风拂舜琴",将端午节与传统习俗相结合,"灵药"暗指艾草等用于驱邪避疫的草药,"农录"可能象征着农事活动的记录,而"薰风"则是温暖和煦的春风,"舜琴"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舜帝弹奏的乐器,寓示着节日的祥和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典故,传达出端午节的喜庆和祥和,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节日习俗的赞美。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皇心本夷旷,一气自炎凉。
不废荆吴旧,民风见未央。
九门已散秦医药,百辟初颁凌室冰。
饮食祈君千万寿,良辰更上辟兵缯。
雨迟麦粒尤坚好,日丽蚕丝转细长。
入夏民间初解愠,宫中时举万年觞。
汴上初无招屈亭,沅湘近在国南坰。
太官漫解供新粽,谏列犹应记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