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冠

花下山冠小,林间野兴长。

卑枝都不碍,高枕亦何妨。

削木因为杖,披萝并作裳。

不随风帽落,深耐饮中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通过描述其穿着和行为,展现了其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花下山冠小,林间野兴长”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隐士在自然环境中的悠闲生活,山冠小而花下,林间野趣悠长,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喜悦。

“卑枝都不碍,高枕亦何妨”则进一步展现了隐士对生活的淡泊与豁达,即便是低矮的树枝也不妨碍他的行动,即使躺在高枕上也无妨,体现了他对物质需求的轻视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削木因为杖,披萝并作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士的衣着和出行方式,使用自然材料制作生活用品,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其简朴的生活哲学。

“不随风帽落,深耐饮中狂”则表达了隐士在自然中的自在与洒脱,即使风吹帽落也不在意,甚至在饮酒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狂放,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以及对自由、淡泊和精神独立的向往。

收录诗词(12)

李德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向夕

枋榆亦自适,巾栉每相忘。

多暇书长把,无营病不妨。

疏峰馀日气,乔木半烟光。

向夕能明眼,呼儿徙竹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初入邳邸甚苦得金使君假寓始安

含馆何仓卒,愁怀不可陈。

煮茶收败叶,炊饭用劳薪。

屋破风能厉,床欹月可嗔。

一枝因汝借,稍稳客中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柴荆

海宇秋初见,庭花晚渐明。

风归松径爽,凉到葛衣轻。

生死甘林类,污泥共屈平。

逢人偏自怯,且闭小柴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天王寺

山雨藤花满,疏疏点寺门。

湿香通短屐,空翠坐清尊。

屋破孤僧在,碑残几字存。

惟馀石坛竹,岁岁长儿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