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江南的冬日感受。"客衣不耐吴棉薄",开篇即写出客居之人对当地轻薄棉质衣物的不适,暗示了季节的寒冷和异地的艰辛。"雁声远、鹃声又恶",通过雁南飞和杜鹃悲啼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柳拜楼心,花底帘额,寻梦无着",借柳树依依、花影斑驳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失落,仿佛在寻找梦境却难以实现。"饶他足茧丝偏缚",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的劳顿和困苦,即使疲惫不堪,仍被生活琐事牵绊。
"醉醒半、随人惋愕",借酒浇愁,醉后半醒的状态,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他人惊讶的目光。"孔漏虫天,年穷鹤语",运用比喻,形容时光流逝如漏网之鱼,岁月消逝,只剩下孤鹤的哀鸣,加深了愁绪。
最后,"愁款觥酌"以饮酒来排解愁绪,但愁情并未因此稍减,反而更显深沉。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身处异乡的孤寂、劳碌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