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稂莠终乱苗,珉瑜颇相类。

君子与小人,颜面亦不异。

善恶本殊途,薰莸岂同器。

辨之如不早,斯为名德累。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以“稂莠终乱苗,珉瑜颇相类”开篇,巧妙地将杂草与美玉的相似性比喻为君子与小人外表的不易分辨,揭示了社会中道德与品质的模糊界限。接着,“君子与小人,颜面亦不异”进一步强调了道德品质在表面上的难以识别,让人不禁深思。

“善恶本殊途,薰莸岂同器”两句,通过善恶、薰(香草)与莸(臭草)的不同本质和不可共存,形象地表达了正邪分明、道德与不道德行为不能混同的道理。这种对比鲜明的论述,增强了诗歌的警示性和批判性。

最后,“辨之如不早,斯为名德累”提醒人们,辨别真伪、善恶的重要性。如果辨别不及时,那么即使拥有高尚的品德,也可能因为外界的混淆而受到牵连或损害。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警醒,也是对社会公正与道德判断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道德与品质的识别问题,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洞察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5)

范宗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喜雨诗韵

惟公镇南服,莅政诚有为。

务农重民食,注意恒在斯。

方春忽亢旱,恻然为悯之。

致斋祷群祀,雨降不愆时。

原野动生意,枯槁回芳姿。

沟浍尽盈溢,川谷合深陂。

天道孰云远,一念从可祈。

老怀深有感,因之播声诗。

手舞与足蹈,欢然不自知。

形式: 古风

谢赐衣

吴蚕作茧缲车鸣,机中白苧新织成。

高堂捧出绮丽生,光彩夺目四座倾。

并刀裁就叠雪轻,华裙曳地稳称情。

我歌白苧翻新声,移商换羽曲调清。

君不见夷门嬴,三千人中身独荣。

信陵当日倘未遇,安得千古遗芳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鸣凤歌

黔宁公子国之祯,远镇南服为干城。

奇材异汇重题品,山川草木俱增荣。

近从滇池得紫榆,锦纹玉质含霞赪。

斲成琵琶极华丽,宝之不异金与琼。

鹍弦犀轸龙香拨,鸦青绦绾猩红缨。

方当下指曲未成,一座已闻鸾凤声。

初疑秦台度箫管,复似缑岭随匏笙。

又如昆崙断嶰竹,雌雄应律相和鸣。

大弦铿鍧若呈瑞,喧呼杂遝声锽锽。

又疑乔林啖竹实,天风披拂飘琮琤。

小弦骈连如出穴,俄闻哕哕凌高冥。

忽若相呼饮醴泉,馀音袅袅流春冰。

大弦小弦或并作,却疑啄碎琼瑶英。

綵云飘飘激遗响,百鸟不敢翔中庭。

开元玉环未足数,大和忽雷空有名。

何如公子制鸣凤,坐令六诏闻韶韺。

请从席上赋长句,愿备乐府歌升平。

形式: 古风

题春山胜览

雄藩远控西南陲,地连六诏通诸夷。

山川形胜土肥沃,风气颇与中国宜。

方当青阳播晴旭,欣欣草木含华滋。

溪毛云骨动生意,山光水色凝清晖。

花梢日明灿晴锦,柳条风煖缲轻丝。

鸟声嘤嘤出幽谷,物情和畅涵春熙。

平畴水足夜来雨,家家播谷勤畬菑。

维时统戎稍闲暇,省民问俗无遐遗。

按辔徐行过村疃,云旌翠节光陆离。

边氓久矣望风采,马前罗拜语嗢咿。

劳徕慰抚殊未巳,仁声义泽沦肤肌。

比屋欢呼歌击壤,雍雍若在唐虞时。

缅思先王拓兹土,兵不血刃人心归。

至今庙食重明化,代有阴骘安黔黎。

公今更欲敷政化,非事逸豫耽游嬉。

我今作诗诵厥美,太史观风应采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