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咏贫士三首(其二)

归蜀越关陇,栈阁危登天。

适越河济隔,堰水丈尺间。

饥寒迫旦暮,舟车计茫然。

东家有一叟,欲去初不言。

早朝听诏毕,唤马阊阖前。

童奴受宿戒,向煖争相先。

闻之嗔儿子:我何为汝牵?

屦无千金贾,吾足安暇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士在艰难生活中的挣扎与无奈。诗中通过描述贫士面对饥寒、舟车难寻的困境,以及与家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矛盾。

首句“归蜀越关陇,栈阁危登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贫士长途跋涉的艰难,仿佛是在攀登天梯一般,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挑战。

接着,“适越河济隔,堰水丈尺间”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险恶,河流阻隔,水深丈尺,形象地展示了贫士面临的实际困难。

“饥寒迫旦暮,舟车计茫然”则直接点明了贫士所处的困境,饥寒交迫,寻找交通工具的计划也变得模糊不清,凸显了生活的紧迫性和不确定性。

“东家有一叟,欲去初不言”这一句通过一个老者的形象,似乎预示着某种帮助或转机的到来,但又未明确表达,留下悬念。

“早朝听诏毕,唤马阊阖前”描绘了老者在朝廷结束早朝后,召唤马匹准备前往皇宫的情景,暗示了他可能与权力阶层有所联系,能够为贫士提供帮助。

“童奴受宿戒,向煖争相先”表现了老者家中的仆人忙碌准备,显示出主人即将外出的迹象,同时也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分工合作。

“闻之嗔儿子:我何为汝牵?”这一句通过贫士对儿子的嗔怪,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沉重感,以及在困境中对子女未来的担忧。

“屦无千金贾,吾足安暇怜”最后两句,贫士自嘲自己没有足够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甚至对自己的双脚也感到怜悯,深刻揭示了贫士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贫士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后续咏贫士三首(其三)

为政贵察色,读书在研覃。

司视既不明,两者无一堪。

尚不逭吏责,为师固宜惭。

圣世无弃物,况兹久朝簪。

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

颇闻南山下,菊根浸寒潭。

濯饵千日期,冰胪复清涵。

老马果识道,更服盐车骖。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观花有感

挂巾花树枝,酌酒花树下。

风吹巾上尘,花落手中斝。

清唱起相寿,毋遽且聊暇。

流光急去人,莫怪行乐者。

形式: 古风

同阁学士赋金鸭烧香

黄金铸为鸭,焚兰夕殿中。

窈窕转斜月,逶迤动微风。

绮席列珠树,华灯连玉虹。

无眠待顾问,不知清夜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退直同柯敬仲博士赋

月下白玉阶,露生黄金井。

疏条栖鹊寒,衰蕙流萤冷。

恋阙感时康,怀归觉宵永。

晨钟禁中来,白发聊自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