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不祥器,斯理昔未觉。
及玆困奔走,始叹立论确。
险哉七盘山,羊肠凌巘崿。
三年八往返,颠顿发早白。
此行当盛夏,溽暑逞馀虐。
昼伏避蚊䖟,宵征越林薄。
危桥带褒水,俯瞰波流恶。
凿石劳众工,缘崖搆飞阁。
下扶千柱壮,上倚浮云弱。
怒雷地㡳鸣,悬瀑崖际落。
山中邮传少,过客资凄泊。
劳者务苟安,宁思非所托。
更阑急雨至,洪涛相喷薄。
鬼神助晦冥,天地混磅礴。
病身倦辗转,酣寝绝疑愕。
晨兴霄景澄,林壑还可乐。
有生大化中,万变相综错。
所遇听自然,何处匪安宅。
历聘鲁中叟,咏归沂上客。
劳逸命分殊,顺俟安敢择。
不详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露湿尘不起,晓行秋气清。
遥天星未没,野草虫乱鸣。
途中何所见,多见古军营。
断沟无新水,荒陇存古城。
为问战者谁,其人总豪英。
当时誇气势,毕命恣纷争。
但恨智力殚,讵思时世更。
寂寞千载后,艰劳竟何成。
身亡事即巳,得失存空名。
善者或称叹,恶者受讥评。
因之念首阳,西顾清风生。
感此默自叹,白日车前明。
师道古所重,义与君父同。
自从东汉来,节行著高风。
系理或诉冤,死请代以躬。
收葬与抚孤,恳恻贯苍穹。
圣贤垂大法,勉孝兼劝忠。
岂闻讼其师,挤寘囹圄中。
执宪者何心,此辈忍见容。
不惟紊人纪,实斁上帝衷。
至理有相关,斯乃教化宗。
扶持罔失坠,允藉参赞功。
末俗日悍骄,童稚忘敬恭。滔滔未有艾,??安所从。
我行闻怪事,窃叹徒伤恫。
谁操黜陟柄,幸为惩顽凶。
安贫未必尔,才拙本无能。
谬随缙绅后,误以好道称。
朅来忝一官,行役岁屡仍。
风雪走沮洳,旧路充炎蒸。
山南旧草堂,居处不得恒。
前人遗搆筑,一椽无暇增。
双扇昔所辟,蠹版同春冰。
三年忘葺理,启阖系以绳。
友生每谓予,朴陋良可憎。
曷不稍脩治,费少力易胜。
人生迹如寄,外物岂须凭。
圣哲有广居,所贵心志弘。
雄都多甲第,华榱映雕甍。
位崇德义薄,鬼神见侵凌。
顾我田野人,贫贱分所应。
庇身何必好,取足容曲肱。
所冀对康时,尊酒延佳朋。
春风日满座,凉雨宵同灯。
顺理觊暮息,养恬神虑澄。
庶几谨素节,弗畔颜与曾。
橙生蜀山里,芜没荆棘场。
荆棘忽剪除,孤根虞见伤。
幸遇识者顾,扶植不忍戕。
筑室适在玆,窗牖正相当。
花垂素雪盛,叶茂青云张。
方秋气盛肃,原野飞早霜。
众木不复荣,百草巳罢芳。
累累枝间实,烂烂半青黄。
摘置樽俎间,几席有馀光。
岂惟巴人羡,南服亦罕尝。
嵬峨帝王宫,异味来万方。
何以解烦渴,甘酪间蔗浆。
此物倘前陈,玉食倍馨香。
可令积疢蠲,坐见人情康。
惜无先容者,旰彼途路长。
遇世良有会,处巳贵安常。
岁寒善自保,用舍随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