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夜治舟楫,越海远游遨。
游遨将何为,万宝聚岩坳。
珊瑚七尺余,珠树罗蓬蒿。
持之向中国,可以金张豪。
出门忽不乐,欲进心恒慅。
但恐蛟龙怒,骨肉沦波涛。
人生亦有命,圣贤莫能逃。
遗穗尚可拾,言归卧林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古意(其六)》,描绘了主人公夜晚乘船出海远游的场景。他带着对财富的渴望,计划将海底的珊瑚和珍珠带往中原,以期像金张那样的豪富。然而,航行过程中他却感到不快与忧虑,担心遭遇蛟龙的威胁,自己的生命和财富可能化为乌有。诗人借主人公的内心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感慨,认为即使是圣贤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他以"遗穗尚可拾"自慰,即使不能实现远游的梦想,至少还有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的选择。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袁凯诗歌的深沉和内省。
不详
生卒年不详,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秦师困邯郸,赵氏旦夕危。
鲁连山中来,排患在重围。
折冲不复言,辞金忽焉归。
清风映东夏,千载以为奇。
我思邹孟氏,处世一何宜。
被发虽可救,闭户终可为。
斯言足明训,贤独未之思。
茫茫古人中,我爱原子思。
食粟岂云饱,衣裘岂应时。
憔悴衡门下,弹琴唱逸诗。大夫适何来,驷马行。
入门即长叹,念子病何危。
贫病固不同,发言忽若斯。
谁为同门生,白首不见知。
庄周善著书,汪洋不可禁。
时时诋仲尼,何况赐与参。
南金铸刍狗,隋珠弹微禽。
自昔多横议,言高罪弥深。
李斯游洛阳,名遂身亦危。
一人具五刑,于古岂有之。
呼儿语黄犬,相顾涕交颐。
斯时夏黄公,商山方采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