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夜坐

飒飒秋声百转蓬,是烟是月总朦胧。

思量寸寸是虚空。

踏雪了无痕可觅,行云犹许梦能通。

却愁屈戌锁重重。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纱·夜坐》由清代诗人李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

“飒飒秋声百转蓬”,开篇以秋风的飒飒声和蓬草的摇曳,营造出一种萧瑟而悠远的氛围。秋风与蓬草的互动,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是烟是月总朦胧”,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夜空,烟与月的模糊轮廓,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这里的“朦胧”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模糊,更蕴含着心灵深处的迷离与不确定,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迷茫与追寻。

“思量寸寸是虚空”,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寸寸的思考,最终归于虚空,既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问。

“踏雪了无痕可觅,行云犹许梦能通”,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踏雪无痕,象征着人生的痕迹难以留下,而梦境则成为心灵的避风港,即使在现实中无法触及的目标,在梦中也能得到满足。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凸显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却愁屈戌锁重重”,结尾一句以“愁”字收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困扰。屈戌,即门栓,此处比喻束缚与限制,重重的锁链象征着现实中的种种束缚与挑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浣溪纱·夜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梦想以及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4)

李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

帘箔沈沈昼影迟,忽颦忽忆忽相思。

朝朝暮暮少年时。

晓镜都夸眉月小,西风不为鬓云吹。

略无幽怨逗冰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玉京谣

已是看春去,鸿爪迷离,意共东皇懒。

唤苦啼鹃,声声空进哀怨。

恁夕阳、燕子归来,只冷落、谁家庭院。

残红满,楼台帘幕,黄昏寻遍。

谁教咫尺如天,远蓦相逢,又愁牵泪溅。

细细宵长,朦胧幽梦难唤。

听隔窗、密雨丝丝,到枕畔、将魂同绾。

镇长见,莫任罡风吹断。

形式: 词牌: 玉京谣

菩萨蛮

匆匆去也来何暮,梦中觅遍相思路。

风急五更寒,门前山复山。

悲嗔牵万种,愁压眉纤重。

入骨泪痕深,要郎知此心。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水龙吟.有赠并索美人画幅

嫩寒纤雨依微,晚妆怯倚帘帏薄。

鸭垆翠袅,猩瓶红湿,芳心遐托。

脂点黏唇,波痕浸腕,一枝柔约。

乍生绡细展,闲愁淡扫,春色在眉山著。

韵事而今寂寞,恰香闺、占将清乐。

金钗度曲,乌丝写艳,流霞递酌。

断梦湘南,软尘燕北,同嗟栖泊。

看东风渐老,幽娥素绢,肯忘前约。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