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

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

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

邃室俨图画,危亭隐松桧。

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

开冬含馀清,幽律惊爽籁。

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

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

更馀三品石,默默冷相对。

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

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

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

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履在游览永庆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历史的沧桑。

首句“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点明了寺庙的位置,远离尘嚣,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接着“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的期待和喜悦,与高雅之士相聚,增添了游览的乐趣。

“邃室俨图画,危亭隐松桧”描绘了寺庙内的建筑布局,室内装饰如同画卷,危亭掩映在松树桧木之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则展现了诗人漫步于荒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轻风吹拂着他的帽子,增添了几分闲适与自在。

“开冬含馀清,幽律惊爽籁”描绘了冬日清晨的清新与宁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声音,令人感到心旷神怡。“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描述了诗人行走至城墙边,正午时分云雾遮蔽了天空,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意境。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六朝的繁华已成过往,留下的只有遗迹,让人不禁生发出历史的沧桑感。“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变迁,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灰烬和烟雾,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提到景阳井的故事,通过这一典故,诗人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教训,保持警醒。“更馀三品石,默默冷相对”则描绘了三品石的静默,它们默默无言地面对着诗人,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最后,“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民财被榨取殆尽,民命如同草芥般脆弱,这种对比强烈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暗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强调了问题的累积性和危害性。“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引用《黍离》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哀叹和对未来的担忧。“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则是诗人自我反思,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被偶然触发,但已经触及到了南荣的警告,即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1)

黄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

山北迢迢十里馀,使华联辔谒神居。

吴朝崇构飞虫后,梁帝停焚骤雨初。

松盖交阴垂道路,棠枝孤秀耸庭除。

太平应祷邦人赖,惠烈新加益显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十六日题紫极宫钟阜轩

十里龙盘走势来,此轩清对此山开。

日华先觌东方出,春令长瞻北斗回。

地压灵鳌为胜境,城迁巧冶作瑶台。

何年隐几成余志,世味于今已似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正仲移漕二浙用李白留别王嵩韵以送之

二疏辞汉廷,故里挥黄金。

谢公扶晋业,不改东山心。余亦何为者,时动庄?吟。

七闽三径荒,白发西汜侵。

徒欣倦飞翼,获荫游凤林。

方同埙篪吹,又远金玉音。

日月正光华,海岳增高深。

昼锦虽适愿,霖雨斯层岑。

送公悲且欢,聊拂绿绮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酬郭子功行次新林见寄

感君故意长,赴我同襟期。

愧无芳兰美,叨沐清风吹。

舒文振颓波,岁莫起我思。

大鹏息六月,饮啄宜天池。

如何偕鹪鹩,深林安一枝。

固穷颜如丹,欲老头未丝。

元凯承华勋,正值休明时。

脱身事幽讨,徒使余心悲。

况当雪纷纷,更得新林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