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舜典知成都

新解郎官绶,遥分太守符。

严程趋左蜀,归榜过东吴。

玉垒关云净,青城岭月孤。

乾坤回治象,江海接亭衢。

露冕仁风播,随车解泽濡。

滮流通暍壤,生色到寒芜。

筐篚穷方贡,兜鍪罄国须。

几年怀乐职,今日会昭苏。

廉范歌当继,王褒颂不谀。

循良千古事,肯负两轮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为友人王舜典赴任成都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地方治理的期待。首联“新解郎官绶,遥分太守符”描绘了王舜典接受新的官职,即将远赴成都的情景,暗示了他的升迁和责任。颔联“严程趋左蜀,归榜过东吴”描绘了他行程的艰辛与沿途的景色,表现出对友人的关怀。

颈联“玉垒关云净,青城岭月孤”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友人旅途的孤独,但又寄寓着对成都美景的祝愿。接下来的“乾坤回治象,江海接亭衢”预示着他在成都将展现出良好的政治才能,造福一方。

“露冕仁风播,随车解泽濡”赞美他的仁德如甘霖润泽百姓,颈尾两联进一步强调了他治理地方的能力和对民生的关注。“滮流通暍壤,生色到寒芜”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干旱地区的改善和贫瘠土地的复苏。

“筐篚穷方贡,兜鍪罄国须”写出了王舜典对地方资源的合理调度和国家需求的满足,显示出他的勤勉和责任感。尾联“几年怀乐职,今日会昭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多年任职的肯定,以及今日成都将迎来新生的期待。

最后,“廉范歌当继,王褒颂不谀”借用廉范和王褒的典故,赞美王舜典的清廉和公正,表示对他未来的期望。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杨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地方官吏的期许。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其一)

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

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丛棘纷纠缠,兴言谁剪伐。

诗人执斧柯,君子在林樾。

朝看清阴成,暮听商飙发。

一歌猗兰荣,再占泰茅拔。

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

形式: 古风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其二)

袅袅杉上藤,翳此荒水滨。

蛇蚓一以结,虬龙何申申。

清风扇中壤,渥露漙高旻。

奇树既有华,散木亦有身。

岁寒异凋谢,发生何齐匀。

匏瓜徒自系,持此叹迷津。

谁当贡衢室,上与阶蓂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其三)

愔愔灶觚桐,采自樵人坞。

徽轸不得荐,槫栌亦何补。

况复近庖厨,宫商委泥土。

哲匠秉清规,知音慕中古。

正声归雅琴,俚耳蔺簧鼓。

中郎不可见,虎贲犹堪取。

何时期幽寻,渌水游春渚。

形式: 古风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其四)

育育榼中鲤,本是充庖鱼。

戢鳞隐文章,骈首相沫濡。

豫且下清泠,元君梦玄夫。

品物虽异流,共戚亦通娱。

但取庄生乐,那知子产愚。

放之悠然逝,相忘于江湖。

谁言尔为尔,自信吾忘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