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

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

峄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误。

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

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

且留他、素管候冰丝,重相和。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注释

清商:商声,古代五音之一。
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
三径:汉·蒋诩,隐居故里。
庭中辟三径,闭门谢客,唯与高逸之士求仲、羊仲来往。
峄山:古称“邹峄山”、“邾峄山”。
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
主峰五华峰,海拔555米。
山多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风景优美。
秦始皇曾登此山,命李斯刻石记功,世称“峄山石刻”。
还有白云洞、居龙洞、玉帝洞、朝天泉等名胜。
淇泉:“淇水”与“泉源”的合称。
典出《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所指地域应同“淇奥(yù,水岸弯曲处)”、“淇园”,中国古代著名产竹基地。
据考证,《诗经·卫风·泉水》中的“泉水”、“肥泉”和“泉源”指的是同一条河,今称“折胫河”。
鸾、凤:luán、fènɡ ,鸾鸟与凤凰,比喻贤俊之士。
西草:西方邻国之草。
凄迷:景物凄凉迷茫,也形容悲伤怅惘。
番作:更换为。
江东: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素管:指管乐器。
亦泛指乐器。
冰丝:指冰蚕所吐的丝。
常用作蚕丝的美称。
此指琴弦。

鉴赏

这首明代张宁的《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与怀旧思绪的词。开篇"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以清冷的商调起笔,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接着"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通过想象翠竹碧梧的风貌,追忆往昔共同游玩的美好时光。

"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借景抒情,西风与秋意一同老去,春雨已过,庭院显得格外寂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黄昏时分,满目苍苔白石,愁绪难以言表。

下片转而写对友人的思念与遗憾:"峄山阳,淇水路。误佳期,空跌蹉",表达了对李阳春未能如期相聚的惋惜,以及自己仿佛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等待。"冷淡过如西涧草,凄迷番作江东树",运用比喻,将自己的心情比作西涧的荒草和江东的孤树,更显孤独与落寞。

结尾"且留取、素管候冰丝,重相和",表达了希望能留住友情,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共同吹奏乐器,以此来排解心中的愁绪。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故人深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燕垒雏空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鸬鹚晒翅满鱼梁。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雨中花.题画四阕(其一)

正爱月来云破。那更柳眠花卧。

帘幕风微,鞦韆人静,酒尽春无那。

迢递高楼孤寂坐。缥缈笛声飞堕。

恨烛短宵长,院深墙迥,凭仗风吹过。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玉楼春.春日

东风寒悄人何处,百里幽闲犹未遇。

看春不觉又清明,槛外梨花开几树。

相思心逐东流去,老天肯把韶光驻。

陌头杨柳正青青,莫教容易飞花絮。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鹧鸪天.柳

惯得轻柔绮陌中,几枝斜映驿亭红。

微烟啅雀金犹懒,细雨藏鸦绿未浓。

攀傍岸,折随风,管人离别思无穷。

开花更是无聊赖,一片西飞一片东。

形式: 词牌: 鹧鸪天